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尚佳薇 1 ; 刘英 1 ; 刁艳玲 1 ; 孙丹 1 ; 刘广阳 1 ; 王月超 1 ; 王秀君 1 ; 刁鹤楠 1 ; 于洋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饲用大麦;龙饲麦1号;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47-149
摘要: 龙饲麦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二棱皮大麦红04-26为母本、二棱皮大麦苏啤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黑龙江省第一个饲用大麦品种,2021年10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大麦(青稞)(2021)230019.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大麦品种,具有高产、抗逆、广适、高蛋白等优点,在生产中要适期播种,适量保苗,科学施肥,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 相关文献
[1]栽培技术对东北粳稻米米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禹尧,矫江,王连敏. 2009
[2]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筛选及生产技术研究. 丛玉林,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林红. 2010
[3]水飞蓟的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安咏梅. 2014
[4]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问题. 矫江,许显滨,孟英,卞景阳,中本和夫,钱小平. 2007
[5]高粱品种合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 2018
[6]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60. 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9
[7]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6的选育与推广. 王金星,景玉良,付春旭,姜世波,张维耀,高陆思,曲梦楠,付亚书. 2019
[8]早熟优质水稻品种龙粳5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晓群. 2019
[9]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68的选育.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10]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67. 宋维富,赵丽娟,杨雪峰,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张延滨,肖志敏,辛文利. 2020
[11]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12]纤用亚麻新品种黑亚23号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黄文功,关凤芝,吴广文,张树权,宋宪友,姜卫东,赵东升,宋喜霞,刘岩,康庆华. 2018
[13]特用大粒大豆新品种绥农4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高陆思,曲梦楠,王金星,张维耀,付春旭,付亚书. 2019
[14]黑龙江省平贝母栽培技术. 张树权,李岑,陈晶,胡莹莹,康庆华,吕志群. 2019
[15]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59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张延滨,肖志敏,辛文利. 2019
[16]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5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庆. 2018
[17]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稻2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曾宪楠,王麒,孙羽,宋秋来,冯延江. 2017
[18]寒地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50及栽培技术. 张兰民. 2019
[19]水飞蓟栽培技术及其多用途开发利用. 陈晶,胡莹莹,张树权,李岑,康庆华,刘岩,陈思,吕志群. 2019
[20]寒地优质香稻齐粳1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俊河,刘传增,马波,胡继芳,谭可菲,赵富阳,柴丽丽.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麦抗蠕孢叶斑病遗传资源鉴定及主要抗病类型分析
作者:苟金玉;孙丹;尚佳薇;童朝阳;徐晓伟;王凤涛;冯晶;侯璐;蔺瑞明
关键词:大麦;叶斑病;生育期;苗期抗性;成株抗性;全生育期抗性
-
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田间发生动态
作者:贾金蓉;耿志同;王月超;李欣怡;孙明雨;马红;谷维
关键词:苘麻;出苗;株高;鲜重;大豆
-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河43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韩德志;闫晓飞;魏然;刁鹤楠;姜宇;贾鸿昌;鹿文成
关键词:黑河43;施肥;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2)基因的克隆及抗旱性功能验证
作者:张艺腾;管清杰;于洋;郝玉波;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钱春荣
关键词: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干旱;转基因;烟草
-
大豆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作者:崔少彬;于晓光;陈祥金;崔杰印;位昕禹;魏然;刁鹤楠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对策
-
东北春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分子检测及其抗性分析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孙丹;王翔宇;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Sr31基因;分子标记;1BL/1RS易位系;田间抗病性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