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建军 1 ; 刘世海 2 ; 惠娜娜 1 ; 王立 1 ; 李继平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 马铃薯黑胫病;浸种;防效;安全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181-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通过药剂浸种法,研究了20%噻菌铜悬浮剂、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等6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播种前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和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400倍浸种对马铃薯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效,两处理的防效均在75%以上。通过药剂浸种能有效降低黑胫病菌对马铃薯薯块的侵染,提高出苗率,降低田间病株率,对马铃薯黑胫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浸种对大蒜病虫的防效初探. 张茹,杨梅. 2011
[2]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播豌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丽娟,王昶,闵庚梅,杨晓明. 2018
[3]4种除草剂对马铃薯田间杂草防效试验. 许维诚,牛树君,胡冠芳,刘敏艳,李玉奇. 2014
[4]防除马铃薯田阔叶杂草除草剂的筛选及对马铃薯安全性. 牛树君,李玉奇,张新瑞,余海涛,胡冠芳. 2017
[5]复种马铃薯田间除草剂的优选及安全性评价. 张武,张文伟,高彦萍,吴雁斌,王芳芳,杨昕宇,吕和平,梁宏杰. 2023
[6]30%草甘膦水剂对松柏类苗圃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试验. 岳临平. 2017
[7]不同试剂浸种对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蔡子平,王宏霞. 2013
[8]硒肥浸种对低温胁迫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淑英,樊廷录,程万莉,赵刚,李茂松,党翼,王磊,李尚中,高建军. 2022
[9]不同外源激素浸种对甜椒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曲亚英,朱建美,王萍. 2006
[10]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冶楠,朱艳,赵元寿,朱建宁,门佳伟,陈富,孔德媛,张卫兵,宗元元,李永才. 2023
[11]浸种试剂与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关系. 蔡子平. 2014
[12]S_(3307)和IBA+NAA浸种对低温胁迫下甜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曲亚英,郁继华,陶兴林,常涛. 2006
[13]5种生物杀菌剂拌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效果. 郑果,惠娜娜,聂江山,何翔,李继平,王立. 2019
[14]胡麻田施用噻吩磺隆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研究. 王玉灵,许维诚,胡冠芳,岳德成,牛树君,赵峰,付克和. 2022
[15]除草剂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李晓蓉,胡冠芳,牛树君,王玉灵,赵峰,许维诚,付克和. 2022
[16]NAT和反向NAT技术在院域网中的应用. 秦春林,刘强德,马海霞,杨城,杨博超. 2009
[17]盖草能在胡麻种植中的安全施用及其靶标基因AccA的表达分析. 赵丽蓉,李雯,张建平,刘自刚,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 2022
[18]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丁世成,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王立,李继平. 2010
[19]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在胡麻田的最佳施药期研究. 姜延军,岳德成,柳建伟,石晓瑛,史广亮,韩菊红,李青梅,胡冠芳,牛树君. 2022
[20]河西走廊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田化学除草及对作物安全性的研究. 张锦伟,梁茜,孙建好,赵建华,谢亚琼,靖俊杰,贾春虹,赵尔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治理策略
作者:张大为;陈靖;魏玉红;惠娜娜;郭致杰;罗进仓
关键词:mtCOI基因;草地贪夜蛾;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
-
赤芍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作者:马娅楠;李继平;郑果;张金奎;马生彪;惠娜娜;王立;张自强
关键词:赤芍;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草莓垫壳孢;生物学特性
-
甘肃部分地区苹果褐腐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拮抗细菌筛选
作者:蒋晶晶;周昭旭;杜蕙;吕昭龙;王春明;郭建国;张新瑞;李继平
关键词:苹果褐腐病;云南链核盘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防治
-
青稞苗期根腐病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许世洋;李雪萍;李敏权;郭致杰;漆永红;李建军;荆卓琼
关键词:青稞;根腐病;高通量测序;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甘肃省黄芩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对黄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蒋晶晶;陈爱昌;杜蕙;李继平;李雪萍;漆永红
关键词:黄芩;白粉病;琉璃草高氏白粉菌;病原鉴定;生理特性
-
苹果果实褐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作者:吕昭龙;蒋晶晶;李继平;翟艳青;惠娜娜;王立;马生彪;郑果;漆永红;王森山
关键词:苹果;云南链核盘菌;褐腐病
-
基于玉米膜下滴灌系统的药液扩散与除草效果研究
作者:郭致杰;张海英;李建军;徐生军;荆卓琼;吕和平
关键词:膜下滴灌;土壤封闭除草剂;施药技术;分布规律;除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