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安飞飞 1 ; 陈霆 2 ; 杨龙 2 ; 陈松笔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叶片;显微结构;叶绿素荧光;光合效率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04-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野生橡胶木薯(Manihot glaziovii)、野生近缘种W14(M.esculenta ssp.flabellifolia)和栽培种华南205(M.esculenta cv.SC No.205)为材料,对其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了解其结构与光合效率上的差异。采用石蜡切片对木薯功能叶片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95%乙醇直接提取法提取叶绿素,采用叶绿素荧光仪PAM-2500测定叶片光系统II(PS I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橡胶木薯和SC205叶片拥有"独特"的绿色维管束鞘细胞结构,但没有C4植物典型的"花环结构";W14叶片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围绕维管束鞘细胞排列,但发达程度略低,整体形状略似"花环结构",但没有典型C4植物的"花环结构"明显。W14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橡胶木薯和SC205。橡胶木薯、W14和SC205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 II从大到小依次为SC205、橡胶木薯和W14,但W14叶片Fv/Fm值较橡胶木薯和SC205更高,推测W14有较大的潜在光合能力。橡胶木薯和SC205均属于C3植物,W14是一种介于C3和C4之间的木薯种质。光系统II中光合效率ΦPS II从大到小依次为SC205、橡胶木薯和W14。
- 相关文献
[1]华南系列木薯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系统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陈霆,李开绵,安飞飞,周建国,魏艳. 2014
[2]温度对木薯叶片叶绿素荧光及Rubisco酶的影响. 张振文,林立铭,余厚美,李开绵,陈松笔. 2017
[3]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蛋白质组及叶绿素荧光差异分析. 安飞飞,凡杰,李庚虎,简纯平,李开绵. 2013
[4]木薯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蛋白分析. 吕亚,安飞飞,宋雁超,李开绵,陈松笔. 2016
[5]一种用于观察木薯显微结构的冰冻切片技术. 刘雪辉,张世鑫,杨鹏,田维敏. 2014
[6]低温胁迫对木薯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PS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安飞飞,李庚虎,陈霆,李开绵. 2014
[7]暗光环境对木薯叶片蛋白质组的影响. 吕亚,安飞飞,李开绵,陈松笔. 2017
[8]木薯叶片和块根中氰苷的快速提取. 周新成,陈新,卢诚,任军方,王文泉. 2020
[9]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研究低温胁迫对木薯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 欧文军,安飞飞,杨龙,李开绵. 2016
[10]低温胁迫对木薯组培苗叶片若干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欧文军,罗秀芹,李开绵. 2015
[11]野生和栽培木薯叶片的营养及饲料价值研究. 杨龙,张冠冬,宋雁超,Andrew Westby,李开绵,陈松笔. 2017
[12]木薯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研究. 付莉莉,马帅,胡小文,孙雪飘,谭德冠,张家明. 2011
[13]不同叶片颜色的木薯MeAN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安飞飞,罗秀芹,陈松笔,薛晶晶,蔡杰. 2024
[14]不同椰糠配比对巴西蕉生长的影响. 丁哲利,王必尊,金志强,韩丽娜,戴敏洁,何应对. 2016
[15]菠萝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 马帅鹏,庞振才,李静,陈秀龙,龙卫平,马旭东,魏守兴,覃新导. 2015
[16]元素缺乏和外加碳源对小球藻(Chlorella sp KMMCC FC-21)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蔡佳佳,费小雯,李亚军,胡新文,郭建春,邓晓东. 2011
[17]激素IAA和ABA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邓晓东,吴小霞,范新照,费小雯,任大明. 2013
[18]4个椰子品种光合、蒸腾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宫璇,张如莲,曹红星,孙程旭,李正民. 2011
[19]微芒藻Micractiniumsp.18A8培养条件优化及碳源对含油量的影响. 邓晓东,蔡佳佳,费小雯. 2012
[20]营养元素限制对微芒藻Y-002油脂积累的影响. 辜博,费小雯,胡新文,郭建春,邓晓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作者: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柱花草;间种技术;氮源;生产效益
-
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关键词: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贵州木薯新品系品比试验初探
作者:胡艳;谢恩俊;杨龙;陈新;欧珍贵;饶萍;杨仕梅;罗春芳
关键词:木薯;新品系;品比试验
-
木薯糖转运蛋白基因MeSWEET17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薛晶晶;韦卓文;罗秀芹;安飞飞
关键词:木薯;糖转运蛋白;亚细胞定位;糖转运能力;非生物胁迫
-
木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陈松笔;蔡杰;安飞飞;朱文丽;罗秀芹;薛晶晶;薛茂富;李汉丰;韦卓文;黄三文;李开绵
关键词: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采后生理腐烂;花叶病;褐条病;基因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