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岩 1 ; 张宏纪 1 ; 王广金 2 ; 刘东军 1 ; 祁倩倩 1 ; 杨淑萍 1 ; 赵伟 3 ; 郭怡璠 1 ; 马淑梅 1 ; 刘文林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转HMW-GS基因品系;品质性状;稳定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24-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转基因品系龙辐06K1079和龙辐06K1083品质性状的年度间变化和稳定性,于2007—2010年将转基因系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种在隔离区内,并连续4年进行了品质测定。用变异系数(CV)和回归系数(b)评价了转基因系与其亲本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系的品质性状较其亲本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差异显著性测定,龙辐06K1079的形成时间和龙辐06K1083的延伸性和面积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不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伸性和沉降值等品质性状相对比较稳定,而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差。用变异系数(CV)和回归系数(b)进行稳定性评定,龙辐06K1083稳定性较好。
- 相关文献
[1]转优质HMW-GS基因春小麦品系品质特性与农艺性状的研究. 孙岩,张宏纪,王广金,刘东军,杨淑萍,郭怡璠,孙光祖. 2009
[2]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乃新,兰静,程爱华,戴常军,王乐凯. 2001
[3]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白组份含量关系的研究. 赵乃新,顾小红,兰静,单宏,程爱华. 1998
[4]生育期间喷施氮肥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品质性状的影响. 孙连发,肖志敏,辛文利,张延滨,张春利,赵海斌,宋庆杰. 2002
[5]氮肥对小麦氮积累和分配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闫文义. 2017
[6]强筋小麦品种龙麦26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 孙连发. 2002
[7]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刘淼,刘明,林红,张必弦,来永才. 2015
[8]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筛选及类群划分. 刘宝海. 2018
[9]不同藜麦材料在哈尔滨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李佶恺,王建丽,尚晨,张海玲,刘杰淋,陈积山,潘多锋,刘凯. 2019
[10]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吴建忠,李绥艳,林红,马艳华,潘丽艳,李东林,杨国伟,孙德全. 2021
[11]种植密度对大庆地区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哲,董娅佩,杨柳,师臣,赵践韬. 2019
[12]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特性及聚类分析研究. 苗百更,马文东,李智媛,李佳美,李修平. 2016
[13]大豆维生素E含量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刘焕成,曹广禄,鹿娜,孙明明,韩英鹏. 2018
[14]甜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林红. 2011
[15]黑龙江水稻食味和其他品质性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徐正进,范淑秀,潘国君,李霞辉,陈温福. 2010
[16]稻米品质性状与改良方向探讨. 商全玉,刘安晋,杨秀峰,王松,张习文,刘显元,王舒,吴俊彦. 2022
[17]粳稻不同粒位上垩白及粒形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陈书强. 2014
[18]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7
[19]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顾晓红. 1998
[20]东北春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分析.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杨兴勇,田中艳,傅连舜,程延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鑫;赵伟;叶彤;兰海涛;聂美玲;常建国;刘兴博;杨金砖;李志博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离散元;秸秆含水率
-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盖设计
作者:赵伟;张鑫;叶彤;兰海涛;聂美玲;常建国;刘兴博;杨金砖;李志博
关键词:鲜食玉米;果穗箱盖;变形能;四杆机构;损伤
-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减损导流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鑫;赵伟;聂美玲;李志博;刘兴博;兰海涛;常建国;杨金砖;叶彤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减损导流装置
-
中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8171
作者: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唐婧泉;李禹尧;张睿;张宏纪
关键词:
-
饲用型黑麦新品种-科合3008
作者: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杜若楠;高嫱;周春薇;杨淑萍
关键词:
-
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高产;龙辐麦7166;新品种;诱变育种
-
矮败小麦在新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仇林;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