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土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斯乐 1 ; 董立国 2 ; 白晓雄 2 ; 许浩 2 ; 安钰 2 ; 万海霞 2 ; 韩新生 2 ; 王月玲 2 ; 李妍 2 ; 郭永忠 2 ; 余旋 2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熵;生态化学计量比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98-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探讨黄土丘陵区"上退下推"典型生态治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C、N、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方法]以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人工林地、梯田和川道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量C、N、P含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并分析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熵(qMBC、qMBN、qMBP)及化学计量不平衡性(C∶Nimb、C∶Pimb、N∶Pimb)之间的关系.[结果](1)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人工林地土壤SOC、C∶P、N∶P高于梯田和川道地,而农耕用地(梯田和川道地)土壤TP含量则高于人工林地.(2)土壤微生物量C、N、P的含量分别为51.56~133.19,7.97~21.98,4.63~12.81 mg/kg.其中,土壤微生物量C、N、P均表现为人工林地>梯田>川道地;微生物量C、N、P的比值及C∶Nimb、C∶Pimb、N∶Pimb在各土地利用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内稳性特征.(3)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微生物熵具有显著影响,qMBC表现为梯田地>人工林地>川道地,而qMBN和qMBP均表现为人工林地>梯田>川道地.通过RDA和蒙特卡洛置换检验得出,微生物量C∶P(R2=0.75,p<0.01)和C∶Pimb(R2=0.74,p<0.01)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熵变化的关键因素.[结论]综上所述,"上退下推"典型生态治理模式引起土壤C、P以及微生物量C、N、P含量的显著变化,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主要受到P元素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沼液配施化肥对土壤质量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刘敏,纪立东,王锐,司海丽. 2022

[2]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分析. 董立国,李生宝,蒋齐,张源润,蔡进军,王月玲,季波,潘占兵,许浩,马璠. 2011

[3]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以中庄流域为例. 李娜,董立国,刘长宁,李生宝. 2013

[4]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空间变异性. 王月玲,蒋齐,蔡进军,张源润,季波,董立国,李生宝.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