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朱顶红花部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汤肖玮 1 ; 刘晨 1 ; 邵和平 1 ; 仰小东 2 ; 张宁宁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开放大学

关键词: 朱顶红;花部性状;杂交育种;遗传模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18 期

页码: 239-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朱顶红观赏价值,并为其花型优异性状的选育以及后期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分别于2020、2021年调查了以朱顶红品种"粉色惊奇"为母本、"火焰孔雀"为父本配制F1杂种的5个花部相关性状的表型数据.群体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朱顶红的5个花部性状在F1群体变异系数范围为8.35%~46.99%,发生广泛分离;相关性分析发现10对花部性状间共7对为显著性相关,其中花梗长与花径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373.主要结果:花梗长最优模型为A-0模型,为无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最大花被片长符合A-1模型,受表现为加性和部分显性或超显性的1对主基因控制,其遗传效率为47%;花径符合A-2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控制,无显性效应;最大花被片宽最优模型为B-1模型,受加性-显性-上位性2对主基因控制;F1群体中花瓣数主基因遗传力最高,达96%,符合B-2模型,受加性-显性2对主基因控制.

  • 相关文献

[1]朱顶红鳞茎切割繁殖研究综述. Shao Heping,邵和平,Zhang Ningning,张宁宁,Zhang Qiong,张琼. 2015

[2]不同品种朱顶红的不定芽诱导试验. 张晓燕,高年春,曹荣祥,张宁宁,阎美玲. 2007

[3]朱顶红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 邹淑琼,吕文涛,娄晓鸣,成海钟,汪巧玲. 2017

[4]朱顶红在南京地区的引种筛选. 张宁宁,邵和平,夏明霞,张琼,衡燕,江兴瑜. 2017

[5]种球采收期和预处理对朱顶红促成栽培的影响. 曹荣祥,张宁宁,王勇,华宁,毛秋生. 2012

[6]朱顶红及孤挺花属植物抗寒性初步研究. 娄晓鸣,吕文涛,吴玉娟,周玉珍,张文婧. 2015

[7]24个朱顶红品种主要观赏性状的初步研究. 张宁宁,邵和平,张琼,夏明霞,衡燕. 2015

[8]进口朱顶红种子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 曹荣祥,高年春,张晓燕,张琼,朱敬元. 2006

[9]不同栽培设施对朱顶红生长的影响. 娄晓鸣,吕文涛,周玉珍,张文婧. 2017

[10]朱顶红新品种繁殖技术初探. 娄晓鸣,吕文涛,周玉珍,张文婧. 2016

[11]朱顶红鳞茎切割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邵和平,张宁宁,衡燕,曾燕楠. 2012

[12]朱顶红物候期观察及观赏性状分析. 耿楠,吕文涛,娄晓鸣,金立敏,赵雨菲,谢丽晨. 2020

[13]不同品种朱顶红鳞茎切割扦插繁殖试验. 张宁宁,邵和平,夏明霞,衡燕,江兴瑜,张琼. 2019

[14]朱顶红杂种F_1代性状分析. 吕文涛,娄晓鸣,周玉珍,成海钟,汪巧玲. 2018

[15]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 窦秉德,徐海风,侯北伟,张新玲,王芳,刘福霞,杨晋彬,杨文杰. 2009

[16]糯玉米叶夹角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 2020

[17]普通小麦千粒重的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 姚金保,王书文,姚国才,杨学明. 2003

[18]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9]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和组配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17

[20]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苤PX10-3'的转育与利用. 吴国平,王建华,毛忠良,王伟,陈智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