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叶面喷施硒肥对吉林省春小麦产量及籽粒富硒作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庆军 1 ; 张兆琴 2 ; 杨粉团 1 ; 孔凡丽 1 ; 于洪浩 2 ; 李贺 2 ; 李刚 1 ; 孙传波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梨树县蔡家镇农业站

关键词: 春小麦;作物富硒;营养品质;吸收利用;产量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叶面喷施硒肥是作物富硒的重要途径.以小冰麦3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孕穗期叶面喷施0、50、100 g/hm~2的亚硒酸钠以及6 g/L的有机硒肥对春小麦产量、农学性状、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籽粒硒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50 g/hm~2)亚硒酸钠以及有机硒喷施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的生物量、千粒重以及籽粒Se浓度,而喷施高浓度(100 g/hm~2)的亚硒酸钠则对春小麦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和类型硒肥施用,均显著提高了籽粒Se浓度(0.17~0.885 mg/kg),且在安全富硒标准范围内.综上,吉林省中部地区春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推荐用量为50 g/hm~2.

  • 相关文献

[1]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李玉发,何中国,李淑芳,郭中校,曲祥春,刘洪欣. 2005

[2]春小麦旗叶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李玉发,何中国,栾天浩. 2008

[3]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及其营养品质与毒素污染情况比较分析. 华晶忠,孟祥丽,鲁晓婷,刘笑笑,魏春雁. 2019

[4]'公农'黄花草木樨品种选育鉴定评价. 郭兴玉,周艳春,徐安凯,徐博,高山. 2021

[5]硒的生理功能及在主要作物中的吸收富集. 孔凡丽,张恩萍,曹庆军,杨粉团,李刚. 2020

[6]水硫互作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玉诏,张慧,薛艳芳,高英波. 2017

[7]黄淮海区主推夏玉米品种籽粒营养品质分析. 薛艳芳,张慧,高英波,刘开昌,李宗新. 2017

[8]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3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杨永志,李雪连,李昊,王丽,张学军. 2016

[9]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1号选育报告. 刘红欣,王佰众,李玉发,栾天浩,何中国. 2013

[10]春小麦新品种吉春13号选育报告. 刘红欣,李玉发,栾天浩,王佰众,赵德,何中国. 2009

[11]5种除草剂对吉林省春小麦田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郑建波,李洪来,李德春,荆秀华,王洪波,王义生. 2012

[12]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4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窦忠玉,张学军,杨永志,李雪连,李昊,卢羽,王丽,梁军. 2016

[13]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红欣,王佰众,李玉发,牛海龙,李伟堂,李晓伟,何中国. 2015

[14]非参数度量在小麦品种区试资料中的应用. 李玉发,何中国,李淑芳,郭中校,曲祥春,刘洪欣. 2004

[15]春小麦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凤清,赵宏业. 1989

[16]不同品种春小麦籽粒品质与毒素污染比较分析. 刘笑笑,王晶晶,张振都,王嵩,王莹,魏春雁,李海燕. 2020

[17]春小麦吉春26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马一铭,窦忠玉,曲祥春. 2020

[18]吉林省春小麦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一铭,窦忠玉,徐晨,曲祥春. 2020

[19]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方法. 李玉发,李淑芳,何中国,曲祥春,郭中校. 2004

[20]东北地区春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分析. 李玉发,李淑芳,刘洪欣,何中国.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