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珠江中下游广东鲂种群结构及生长的空间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书礼 1 ; 李新辉 1 ; 李跃飞 1 ; 刘亚秋 1 ; 武智 1 ; 夏雨果 1 ; 李捷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国家渔业资源环境广州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水产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广东鲂;生长特征;种群结构;空间差异;珠江;十年禁渔;种质资源保护;渔业资源评估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75-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鱼类种群结构和个体生长受水文、水环境和渔业捕捞等因素影响存在空间上差异,为了解珠江中下游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在不同水域(河口、坝上和坝下)种群结构和生长现状,2020年7-8月在珠江中下游共采集228尾广东鲂样本,测量体长、体质量,利用鳞片测定年龄,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Bever-ton-Holt模型和Pauly经验公式估算生长、死亡参数.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坝下和坝上广东鲂优势体长分别为17.0~27.2、18.9~28.7和28.6~40.0 cm;优势体质量分别为93.0~447.9、148.8~480.0、39.5~1420.8 g;年龄组成分别主要为3+(32.14%)、2+(24.11%),3+(32.14%)、2+(24.11%)和4+(31.58%)、5+(26.32%).河口、坝下和坝上广东鲂年龄生长方程分别为L=47.2(1-e-0.177(t+0.387))、L=42.9(1-e-0.199(t+0.377))和L=53.7(1-e-0.155(t+0.401).河口、坝下和坝上开发率E分别为0.410、0.373和0.248;临界体长Lc分别为25.1、23.0和28.4 cm.以上结果表明,广东鲂体长、体质量和年龄频率分布以及生长方程均存在空间上的差异.

  • 相关文献

[1]西江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繁殖生物学及繁殖策略. 刘亚秋,李新辉,李跃飞,陈蔚涛,李捷,朱书礼. 2021

[2]长江十年禁渔后保护与发展. 董芳,方冬冬,张辉,危起伟. 2023

[3]长江十年禁渔:大河流域系统性保护与治理的实践. 李琴,马涛,杨海乐. 2021

[4]十年禁渔初期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变化的水声学研究. 胡飞飞,朱挺兵,龚进玲,杜红春,孟子豪,郭祉宾,杨德国. 2023

[5]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设计及实践. 陈卫忠,李长松,胡芬,崔雪森,谭宁. 1999

[6]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林龙山,郑元甲,程家骅,刘勇,凌建忠. 2006

[7]基于分期的实际种群分析法研究. 陈作志,袁蔚文,张俊,范江涛,许友伟. 2014

[8]利用声呐数据提取磷虾捕捞深度方法研究. 王书献,张胜茂,戴阳,王永进,隋江华,朱文斌. 2021

[9]潮流与布放时间对青岛石雀滩海域海洋牧场刺网CPUE的影响. 李忠义,于小涛,关丽莎,林群,李娇,单秀娟,金显仕. 2021

[10]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何勇凤,李昊成,王旭歌,朱永久,杨德国. 2016

[11]大菱鲆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马爱军. 2012

[12]应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预测东海鲐鱼年产量. 胡芬,陈卫忠. 2002

[13]西江广东鲂天然产卵场的水环境现状. 杨婉玲,赖子尼,魏泰莉,庞世勋. 2004

[14]西江两个广东鲂产卵场浮游植物群落差异分析. 王超,李新辉,赖子尼,谭细畅,李捷,李跃飞,庞世勋. 2010

[15]广东鲂幼鱼对铜、镉胁迫的氧化应激响应及其指示意义.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高原,王超,刘乾甫,张威振,赵李娜. 2014

[16]广东鲂(“非汉字符号”)×团头鲂(“非汉字符号”)杂交子一代及其双亲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叶 星,谢 刚,祁宝伦,潘德博,许淑英,庞世勋. 2002

[17]铜和镉对珠江天然仔鱼和幼鱼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高原,李跃飞,庞世勋. 2014

[18]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李跃飞,李策,朱书礼,杨计平,夏雨果,李新辉. 2018

[19]青皮塘产卵场广东鲂繁殖群体的水声学探测. 谭细畅,李新辉,陶江平,赖子尼,罗建仁,李捷,王超. 2008

[20]基于水声学探测的两个广东鲂产卵群体繁殖生态的差异性. 谭细畅,李新辉,林建志,周东华,高翔,李嘉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