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黔花生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顺国 1 ; 李正强 1 ; 郭贵敏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黔花生1号;产量构成因素;丰产稳产性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03 年 32 卷 S1 期

页码: 166-169

摘要: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单因变量逐步回归(在F=0.0000筛选)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黔花生1号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单株总果数>结果枝数>单株生产力>出仁率;并建立了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1278.26-7.44x2+1.54x3+27.39x4+3.28x6-18.92x7-10.08x8。应用产量主效应离回归系数、回归离差、环境主效应分析表明,黔花生1号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 相关文献

[1]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黄泽素,何采平,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2]油研50亲本资源的选择与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张瑞茂,陈大伦,李其义. 2015

[3]黔花生一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 2002

[4]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王竹,董永琴,杨天英,赵卫敏,毛春,何立国. 2007

[5]双低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陈静,肖华贵,李超,饶勇. 2008

[6]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丰产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张瑞茂,李其义,陈大伦. 2015

[7]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8]黔油双低2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通径分析. 饶勇,李大雄,刁攀琏. 1997

[9]黔单18号丰产稳产性评价及其超高产栽培模型. 杜月红,李启义,徐燕,陈泽辉. 2004

[10]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丰产稳产性. 杨晓容,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 2003

[11]黔单23号产量与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潘敏娜,郑常祥. 2009

[12]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 罗德强,王飞,杜忠友,周维佳,江学海,张勇,郑玉琼,涂丹. 2007

[13]黔单21号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及其丰产稳产性分析. 王竹,高翔. 2007

[14]贵州紫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秦信蓉,田世刚,王仙萍,沈奇. 2015

[15]不同免耕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揭良波,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德文. 2009

[16]两系杂交稻黔两优58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罗德强,刘兰,周维佳,黄宗洪,江学海,谌生慧,王飞,杜忠友. 2006

[17]杂交稻新品种健优388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甘雨,杨占烈,向关伦,黄宗洪,郭慧,潘建慧. 2014

[18]黔油10号产量构成主丰产稳产性分析. 黄泽素,何采平. 1997

[19]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徐静,王仙萍,田世刚,杨森,商志伟,温贺,郭平,沈奇,赵继献. 2017

[20]甘蓝型杂交油菜角果长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戴祥来,向阳,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