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013年罗非鱼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永明 1 ; 袁媛 1 ; 代云云 1 ; 贺艳辉 1 ; 张红燕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罗非鱼;生产现状;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经济

ISSN: 1009-590X

年卷期: 2014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149-156

摘要: 论文从罗非鱼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产品加工和市场贸易四个产业主要环节概述了2013年罗非鱼产业生产现状,总结了罗非鱼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罗非鱼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罗非鱼常年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推广生态健康高效的经营方式、提高罗非鱼产品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建立自主的销售渠道、大力开拓国内外新市场等建议,以保障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献

[1]2015年罗非鱼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袁永明,袁媛,代云云,贺艳辉,张红燕. 2015

[2]罗非鱼综合选育新技术. ^A董在杰^B1%^A徐跑^B2. 2008

[3]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4]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A朱华平^B1%^A黄樟翰^B2%^A卢迈新^B3%^A高风英^B4%^A杨丽萍^B5. 2008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毛力,杨弘,肖炜. 2014

[6]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7]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罗非鱼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探讨. 李来好,陈胜军,杨贤庆. 2007

[8]罗非鱼遗传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研究. 王进科,夏德全. 2000

[9]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10]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2007

[11]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宏,吴婷婷. 2007

[12]苯甲酸雌二醇诱导新吉富罗非鱼雌性化的研究. WAN Song-Liang,万松良. 2012

[13]中国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及其传播方式分析. 张德锋,袁伟,可小丽,刘志刚,曹建萌. 2018

[14]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DAI Yun-yun. 2014

[15]罗非鱼池塘水质管理. 林文辉. 2015

[16]温度胁迫下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机免疫力的变化及其对海豚链球菌易感性的影响. 陈家长,臧学磊,瞿建宏,胡庚东,孟顺龙,宋超. 2011

[17]微囊藻毒素一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家长,宋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 2011

[18]用链球菌疫苗免疫罗非鱼前后其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李超,陈明,李莉萍,黄维义,余晓丽,黄婷,张彬,雷爱莹,陈福艳,梁万文. 2009

[19]饵料中添加镉对罗非鱼组织形态的影响. 罗永巨,钟欢,周毅,单丹,郭忠宝,黄一帆,邹源,徐跑. 2016

[20]迟缓爱德华菌菌蜕疫苗对罗非鱼注射和口服免疫的效果分析. 付天增,郝金婷,李宁求,闫茂仓,李煜,吴佳燕,王雪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