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118份春性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桔红花色位点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亚妮 1 ; 姚艳梅 1 ;

作者机构: 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恢复系;桔红花色;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893-19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蓝型油菜桔红花色恢复系在杂交制种过程中起到指示作用,可去除杂株,因此培育出桔红花色优良恢复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利用已开发的与桔红花色位点Bnpc1和Bnpc2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对118份春性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桔红花色位点基因型进行鉴定,从中筛选出Bnpc1位点为显性,Bnpc2位点为隐性(BnPC1 BnPC1 Bnpc2 Bnpc2)或Bnpc1位点为隐性,Bnpc2位点为显性(Bnpc1 Bnpc1 BnPC2 BnPC2)的纯合黄花资源,从而可以利用这两种基因型恢复系相互杂交,选育出桔红花色优良恢复系.这为培育出桔红花色优良恢复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花色选育提供了优良桔红花色遗传资源.

  • 相关文献

[1]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姚艳梅,柳海东,徐亮,杜德志. 2013

[2]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2021

[3]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星晓蓉. 2011

[4]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柳海东,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2012

[5]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拓宽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王艳花,柳海东,姚艳梅,杜德志. 2013

[6]小麦品种天选43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姚未远,柳泽光,樊玉,申雪雪,巢凯翔,候璐,王保通,李强,井金学. 2015

[7]大麦干种子DNA提取研究. 王芳. 2007

[8]青海省育成小麦品种Ppo基因的分子检测. 徐晶晶,蒋礼玲,马晓岗,宋娇. 2016

[9]中梁12小麦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SSR分子定位. 马东方,彭菲,方正武,袁喜丽,贺苗苗,周燚. 2014

[10]生物技术在蚕豆上的应用及前景. 侯万伟. 2013

[11]分子标记在青稞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张玉清. 2011

[12]叶绿素含量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叶景秀,柳海东. 2019

[13]RYSC3和Rxsp分子标记在马铃薯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李佳,李明,王芳,叶广继,周云,王舰. 2017

[14]青海育成小麦5个主效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 徐晶晶,蒋礼玲,马晓岗,宋娇. 2017

[15]青海白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志,唐国永,余青兰,姚艳梅,李钧. 2019

[16]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殷婷,赵彤,柳海东,李开祥,余青兰,赵志刚. 2021

[17]小麦品种贵农22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 李强,贺苗苗,董海丽,姚强,井金学,王保通. 2011

[18]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殷婷,虎满林,余青兰,赵志刚. 2019

[19]青海大黄油菜粒色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图谱整合. 赵会彦,肖麓,赵志,杜德志. 2014

[20]青稞Wx基因多态性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吴昆仑,赵媛,迟德钊.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