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连生 1 ; 刘克明 2 ; 刘玉瑛 2 ; 苏海 2 ; 朱小阳 2 ; 吴全安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 保定 071000,保定 071000,保定 071000,保定 071000

关键词: 玉米品种;青枯病;抗性鉴定;产量损失

期刊名称: 作物品种资源

ISSN: 1000-6435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1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鉴定了57个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选出部分抗病品种。对17个品种进行了青枯病产量损失测定,表明因青枯病所致玉米百粒重减轻约15%。提出了以产量损失率划分抗病性的标准。

  • 相关文献

[1]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测定.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英,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1993

[2]冀中平原甜高梁成株期蚜虫危害情况调查. 董立,马继芳,宋银芳,杜瑞恒,甘耀进,董志平. 2009

[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4]黄淮海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落卵量与赤眼蜂(Trichogramma)对玉米螟卵寄生的关系. ^A王素琴^B1^D1%^A石洁^B2^D2%^A康总江^B3^D1%^A刘玉瑛^B4^D2. 2004

[5]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抗病性鉴定及分析. 赵聚莹,孔令晓,王连生,栗秋生. 2004

[6]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7]黑麦秆蝇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研究. 王永芳,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0

[8]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6

[9]苗期食叶害虫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评估. 王永芳,刘磊,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1

[10]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5

[11]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6

[12]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2007

[13]玉米感染弯孢菌叶斑病后叶片的光谱特征及产量损失.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14]亚洲玉米螟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程登发. 2007

[15]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2025

[16]适于滨海平原区种植的玉米品种筛选. 李辉,刘毅,孙彦铭. 2015

[17]河北省春播玉米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辨别力综合分析. 岳海旺,李春杰,李媛,卜俊周,魏建伟,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8

[18]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强致病力菌的抗病性检测. 赵聚莹,屈振刚,贾海民,陈丹,李术臣. 2010

[19]适宜粮棉轮作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筛选.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5

[20]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在玉米瘤黑粉菌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张家齐,李轩,张海剑,石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