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种供氮水平下水稻生长后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童汉华 1 ; 梅捍卫 1 ; 余新桥 1 ; 徐小艳 1 ; 李明寿 1 ; 章善庆 2 ; 罗利军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2.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关键词: 水稻;氮肥;数量性状座位(QTL);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458-467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QTL。其中在正常供氮水平下控制PH、PN、CC、SDW和YD的QTL 数目均为 3 个;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 5、4、5 和 2 个影响 PH、PN、CC 和 SDW 的 QTL,在低氮水平下没有检测到控制YD的位点。大部分QTL集中在第2、3、7、11和12染色体上,影响不同性状或在两种供氮水平下影响同一性状的QTL 在染色体上成串或成簇分布。其中 RM30-RM439、RM18-RM478、RM309-RM270、RM235-RM17 等区域同时检测到控制两个以上性状的 QTL,表现出明显的一因多效现象。推测仅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的 QTL 可能跟水稻对低氮胁迫耐性有一定的关联。

  • 相关文献

[1]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的SCAR标记及初步定位. 刘斌美,吴跃进,童继平,吴敬德,余增亮,张瑛,程灿. 2006

[2]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在农作物基因定位与发掘中的应用. 刘毅,余新桥,张安宁,王飞名,刘国兰. 2016

[3]结球甘蓝主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朱晓炜,薄天岳,陈锦秀,邰翔,任云英. 2017

[4]水稻穗部突变体Cl的形态和定位分析. 郑雷英,朱旭东,钱前,赵忠,张建军,胡筱荷,林鸿宣,罗达. 2003

[5]大麦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基因定位. 李承道,黄培忠,陈如梅,马俊虎,刘玉芳,杜永芹,陈恭,秦国卫. 1993

[6]鸡多趾性状研究进展. 汤琳琳,黄启忠,周震祥,孟和. 2011

[7]基于BSA-seq技术对西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1的基因定位. 李超汉,朱丽华,尤佳琪,杨红娟,李青竹,宋荣浩,顾卫红. 2024

[8]再识碳铵,巧用碳铵. 奚振邦,许秀成. 2012

[9]稻鳅共作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泥鳅生长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袁泉,吕巍巍,黄伟伟,孙小淋,吕卫光,周文宗. 2020

[10]稻-鳝综合种养氮肥减量效应研究. 袁泉,吕巍巍,黄伟伟,孙小淋,吕卫光,周文宗. 2021

[11]“艾佐迈”土壤调理剂在节水抗旱稻上的应用. 杜兴彬,陈晨,王良军,刘国兰,顾晓君,余新桥. 2013

[12]氮肥运筹对大麦‘花22’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效应. 王新其,李国梁,石建福,朱钱平,赵志鹏,施圣高,陈小倩,曹黎明. 2014

[13]单季晚稻的简化施肥技术和施肥量. 汪寅虎,张明芝,周德兴,顾永明,柯福源,顾伽华,赵忠琴. 1989

[14]施氮量对旱直播节水抗旱稻'八月香'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张剑锋,毕庆宇,魏源,毕俊国,刘国兰,余新桥,罗利军,侯丹平. 2024

[15]氮肥与磷钾肥对玫瑰茄生长及开花结果的影响. 李秀芬,朱建军,高照亮,李水根. 2022

[16]施氮量对'沪旱10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金松,毕庆宇,魏源,张康康,侯丹平,毕俊国. 2022

[17]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SUN Huifeng,孙会峰,ZHOU Sheng,周胜. 2015

[18]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上海市水稻生产碳足迹研究. 曹黎明,李茂柏,王新其,赵志鹏. 2014

[19]提高粳稻花药小孢子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陆瑞菊,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孙月芳,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王亦菲,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单丽丽,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黄剑华,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07

[20]水稻干物重和氮素利用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张建明,陆家安,李培德.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