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16年华北南部二代二点委夜蛾成虫迁飞的雷达观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建荣 1 ; 黄博 2 ; 朱健 2 ; 封洪强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作物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作物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3.;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作物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成虫;迁飞行为;雷达观测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55 卷 02 期

页码: 168-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玉米新发害虫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的迁飞行为,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7月在华北南部的新乡市原阳县,利用旋转极化垂直昆虫雷达和高空诱虫灯观测了2代二点委夜蛾成虫在空中的迁飞行为,利用轨迹分析软件HYSPLIT分析该虫的迁飞范围。【结果】2代二点委夜蛾成虫在日落后(19:00左右)开始起飞,2 h后达到最大值,二点委夜蛾成虫最大高峰时间主要出现在前半夜,次日凌晨虫量逐渐降低,至7:00左右迁飞活动停止,整个迁移活动持续12 h。二点委夜蛾成虫在空中成层分布,其最髙飞行高度低于1 200 m,但虫量最大处位于600-700 m。第2代二点委夜蛾成虫每晚的平均最长飞行时间为7.972 h,平均位移速度为9.12 m/s,每晚平均最远距离大约为261.74 km。结合风场和轨迹模拟分析表明,7月份二点委夜蛾以北迁为主,河南中部的漯河及许昌等地区是雷达观测点二点委夜蛾峰值时的直接虫源区,其余来自邻近区域。【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华北南部地区2016年2代二点委夜蛾在空中的迁飞参数及迁飞范围。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