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永强 1 ; 方辉 1 ; 陈传信 1 ; 陈兴武 1 ; 赛力汗·赛 1 ; 薛丽华 1 ; 雷钧杰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遮阴;密度;冬小麦;灌浆特性;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10-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冬小麦拔节至成熟期遮阴50%(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和自然光2种光照条件下各设置5个种植密度:450(M1)、525(M2)、600(M3)、675(M4)和750万株/hm~2(M5),测定不同处理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籽粒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遮阴较自然光条件明显降低籽粒灌浆速率,但最大灌浆速率(V_m)出现的时间(t_m)有所提前,灌浆快增期持续的时间(Δt)缩短1.8~3.6 d;籽粒容重和出粉率的降幅分别为4.98%~6.69%和2.70%~6.39%;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和沉降值明显高于对照各处理,各指标升高幅度依次为:1.60%~12.50%、2.65%~19.03%、2.58%~7.91%和0.16%~11.44%.遮阴下冬小麦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拉伸阻力及最大拉伸阻力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下,但面团吸水率、弱化度及拉伸比明显低于自然光照条件.遮光和自然光最高产量分别为M2处理5 250.26 kg/hm~2和M3处理9 190.07 kg/hm~2,与自然光相比,遮阴导致各密度平均产量降低45.43%,平均生物量降低28.45%,平均收获指数提高23.68%.综合考虑各项品质指标和籽粒产量,在50%遮阴条件下,密度为525万株/hm~2可供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生产参考.

  • 相关文献

[1]遮阴条件下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张永强,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雷钧杰. 2017

[2]新疆冬小麦籽粒灌浆和品质性状对滴灌用水量的响应. 雷钧杰,张永强,陈兴武,张英华,薛丽华. 2017

[3]遮阴及氮肥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粒重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张宏芝,王立红,陈阜,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20

[4]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吴锦秀. 2007

[5]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宏芝,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立红,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19

[6]遮阴条件下冬小麦材料生长发育特性相关基因分子鉴定. 哈力旦·依克热木,黄天荣,周安定,高永红,方辉,范贵强,吴新元. 2019

[7]遮阴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方辉,范贵强,高永红,周安定,吴新元,张永强,芦静,黄天荣. 2018

[8]遮阴与氮肥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艾孜孜·居来提,崔月,赵奇,张宏芝,樊哲儒,李剑峰,王重. 2017

[9]北疆冬小麦晚秋播种生育特点的研究. 雷钧杰,赵奇,孙保成,陈兴武,宋敏,赛里汗. 2001

[10]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其与棉花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张巨松. 2010

[1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用大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金汕,董庆国,方伏荣,王仙,王钊英,郑伟,胡艳红,赵风兰,张建平. 2016

[12]密度和施氮量对玉草3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丁万红,唐祈林,唐勇,陈茹,杨宏伟,贾豫龙,宋刚. 2020

[13]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 2010

[14]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石必显,雷中华,王琴,王立鹏,高晓莹,向理军. 2011

[15]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张新忠,黄天荣,芦静,吴新元,高永红. 2002

[16]基因型和环境对新疆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李冬,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曹俊梅,周安定. 2009

[17]不同类型叶面肥喷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红梅,张跃强,史应武,吾买尔江·库尔班,林青,王宁,楚敏,曾军. 2023

[18]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雷钧杰,张永强,王成,赛力汗·赛,薛丽华,乔旭,张宏芝,梁玉超,陈兴武. 2015

[19]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永强,杜孝敬,陈传信,徐其江,聂石辉,雷钧杰,刘昌文. 2023

[20]新疆北部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 高永红,张新忠,黄天荣,芦静,李冬,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