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豫西地区猪伪狂犬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毒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一平 1 ; 游一 2 ; 李天宇 1 ; 路海君 1 ; 李海利 2 ; 许保疆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豫西地区;猪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鉴定

期刊名称: 畜牧与兽医

ISSN: 0529-5130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95-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掌握豫西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流行特征,采用PCR方法对2016—2020年采集自豫西地区的152份临床病料进行了PRV病原学检测,并对PCR阳性样品进行了病毒的分离鉴定与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结果:152份临床病料样品中PRV野毒株阳性率为13.82%,不同区县中以嵩县(21.05%)和栾川县(20.0%)的阳性率较高,不同年份中以2017年(20.69%)和2018年(19.05%)的阳性率较高;8个分离毒株均能引起BHK-21细胞发生变圆变大、聚集拉网、脱落等典型细胞病变,其每毫升TCID50介于10-5.88至10-6.77之间,8个分离毒株对兔均有致病性;8个分离毒株gE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的PRV流行毒株gE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7.4%~100%之间,且与国内2012年以来流行的变异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Ea株、LA株、Min-A株亲缘关系次之,与Kaplan株、Becker株亲缘关系较远。说明豫西地区存在PRV野毒株散发性流行,以2017年和2018年流行较为严重;获得的8个分离株具有较高的病毒滴度,对兔为高致病性毒株,且为国内近年来流行的变异毒株。

  • 相关文献

[1]豫西地区天然草地生产现状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郭孝,李黎,张云霞,杨浩哲,杜红旗,朱伟然,王磊,梁亚爽,张国启. 2020

[2]苹果品种"蜜脆"在豫西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李红光,刘俊灵,韩立新,瞿振芳,郝贝贝,勾真真,张四普,刘小五. 2021

[3]豫西烟区烤烟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李雪君,王海波,丁燕芳,孙焕,孙计平,平文丽,张玉林. 2013

[4]不同烟草专用肥对豫西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王宏,毛家伟,李永涛. 2014

[5]不同免疫策略对猪伪狂犬病防控效果比较. 解伟涛,梁跃,乔松林,郭成留. 2015

[6]后非洲猪瘟时代我国猪伪狂犬病和猪瘟防控净化策略. 郭振华,原黎伟. 2023

[7]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 游一.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