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美玲 1 ; 饶文华 2 ; 胡进锋 2 ; 岳琪 1 ; 吴祖建 1 ; 范国成 2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黄龙病;柑橘;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物种;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02 期

页码: 266-2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福建南平地区芦柑(Citrus reticulata)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并分析黄龙病对其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南平地区芦柑黄龙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点法采集了健康和黄龙病发病的芦柑植株根际土壤样本,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研究了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变化,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黄龙病发病的芦柑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略高于健康植株.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中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升高,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属水平上,与健康植株相比,黄龙病发病芦柑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蔷薇属和嗜酸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与速效钾、有效磷以及有机质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pH值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反地,康奈斯氏杆菌属和褚氏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健康植株,并与速效钾、有效磷以及有机质呈现显著正相关,同时与pH值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黄龙病菌感染改变了柑橘土壤理化特性,并显著减少根际土壤中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从而导致了芦柑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出现显著变化.与此同时,黄龙病发病的芦柑植株可能通过招募固氮和促进植物根际生长的有益细菌来对抗病原菌的侵害.

  • 相关文献

[1]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刘波,郑雪芳,孙大光,阮传清,范国成,Hall D.. 2011

[2]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 范国成,刘波,吴如健,李韬,蔡子坚,柯冲. 2009

[3]柑橘黄龙病植株内生菌PLFAs多态性研究. 郑雪芳,刘波,孙大光,朱育菁,段永平,夏育陆,阮传清,肖荣凤. 2012

[4]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慧,林戎斌,林陈强,贾宪波,苏光秋,陈济琛. 2024

[5]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宋亚娜,陈在杰,林艳,胡太蛟,吴明基,王锋. 2024

[6]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成己,陈庆荣,陈曦,唐莉娜,刘岑薇,宋铁英,黄毅斌. 2017

[7]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张汴泓,雷涵,李日坤,杨铭榆,潘睿欣,潘美清,王成己,唐莉娜,黄锦文. 2023

[8]对福建省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的初步评估. 柯冲. 2001

[9]琯溪蜜柚黄龙病病原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田亚南,柯穗,李韬,柯冲. 2002

[10]黄龙病罹病柑橘叶片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刘晓菲,甘芸,刘利华,赵建伟,黄建成,郑宇. 2020

[11]枳属砧木对柑橘黄龙病的抗性评价. 林雄杰,胡菡青,王贤达,蔡子坚,范国成. 2014

[12]应用Nested PCR技术检测柑桔木虱及其寄主九里香的柑桔黄龙病带菌率. 李韬,柯冲. 2002

[13]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14]福建温州蜜柑表现典型“红鼻果”症状. 林雄杰,范国成,胡菡青,夏育陆,蔡子坚. 2012

[15]柑桔对黄龙病病原与病毒混合侵染的反应. 吴如健,柯冲. 2000

[16]柑桔黄龙病治理试验及综合防治措施. 吴如健,柯冲. 2007

[17]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菜园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叶菁,王义祥,刘岑薇,林怡,黄家庆,翁伯琦. 2023

[18]圆叶决明降解对土壤细菌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钟珍梅,邢世和,翁伯琦,游小凤. 2023

[19]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黄薇,刘兰英,吴妙鸿,陈丽华,吕新,叶美锋,林代炎,宋永康. 2019

[20]生石灰对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红梅,钱笑杰,赵琳,陈晓玲,李清华,黄双勇,王飞,易志刚.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