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氟啶虫酰胺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束兆林 1 ; 于居龙 2 ; 缪康 1 ; 赵来成 1 ; 杨红福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关键词: 氟啶虫酰胺;白背飞虱;防治效果;安全性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6 年 11 期

页码: 851-853+8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氟啶虫酰胺田间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试验,评价其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条件下设置制剂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00、750、900 g/hm~2,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药后1、3、7、14、21 d调查白背飞虱、蜘蛛虫口数量,计算药剂对飞虱的防治效果、蜘蛛的杀伤率。[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00、750、900 g/hm~2药后1~21 d对飞虱的防治效果为45.23%~85.41%,中高剂量防效(57.02%~85.41%)与对照药剂吡蚜酮(62.76%~92.62%)无显著性差异,试验药剂对田间蜘蛛杀伤力与吡蚜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啶虫酰胺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对稻田蜘蛛安全,推荐剂量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750~900 g/hm~2,在白背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

  • 相关文献

[1]甲维·毒死蜱不同剂型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吉沐祥,端木和林,束华平. 2010

[2]21%醚菊·吡蚜酮SC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郭慧芳,刘宝生. 2011

[3]吡虫啉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其应用. 邱光,顾正远,端木和林,倪寿坤,任正才,夏安平,苗桂英. 1994

[4]水稻高效浸种剂恶线清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戴祝富,吉沐祥,赵来成,缪康,傅反生. 2006

[5]氰氟虫腙与醚菊酯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束兆林,姚克兵,杨红福,庄义庆. 2016

[6]氟吡菌酰胺SC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药效研究.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曹凯歌,付佑胜,王宏宝,周长勇,郭小山,刘伟中,张凯,汪立新,陈玉军,赵桂东. 2019

[7]吡虫啉蘸根防治草莓蚜虫试验初报. 刁春友,徐炜枫,闫晓阳,吉沐祥,韩方胜. 2018

[8]三氟苯嘧啶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稻飞虱的控制效应. 张国,于居龙,束兆林,张建华,姚克兵,方继朝,罗光华,吴进才,戈林泉. 2021

[9]吡蚜酮复配药剂对稻飞虱控制效果及蜘蛛安全性研究. 张新凤,张国,于居龙,方继朝,罗光华,朱凤,束兆林. 2022

[10]醚菊酯对水稻褐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束兆林,方继朝,缪康,赵来成,郭慧芳,吴祥. 2007

[11]食用菌专用杀虫剂——菇净的药效及其安全性. 宋金俤,华秀红,刘超. 2006

[12]噻呋酰胺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应及其安全性评价. 姚克兵,于居龙,张国,赵来成,缪康,束兆林,杨红福,徐超,朱凤. 2021

[13]噻虫胺与吡蚜酮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应和稻田天敌安全性分析. 于居龙,张国,缪康,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束兆林. 2019

[14]4种喷雾助剂对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张荣胜,张浩,乔俊卿,于俊杰,齐中强,刘永锋. 2023

[15]增效剂与氟啶虫酰胺协同作用防治小麦穗蚜. 李茹,熊战之,张凯,倪向群. 2019

[16]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以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熊战之,刘伟中,张凯,赵桂东. 2015

[17]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张夕林,张谷丰,孙雪梅,丁宗泽,李飞. 1999

[18]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9]锐劲特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对稻田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束兆林,汪智渊,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 2000

[20]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肖英方,杜正文.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