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淮海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安洪周 1 ; 高增玉 1 ; 李魁英 1 ; 和剑涵 1 ; 武玉华 1 ; 张全国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产量;氮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1 年 S1 期

页码: 240-2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阐明不同玉米自交系间氮效率差异特征,筛选优异的氮高效种质,改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为玉米氮高效育种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以平均产量和氮效率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抽雄期、散粉期、成熟期、株高、穗位等二级性状,对25份目前在黄淮海应用的核心种质和自育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氮利用效率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效率在2种不同的氮处理条件下与散粉-吐丝间隔期、平均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即3个性状可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材料氮效率高低的指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散粉-吐丝间隔期、平均产量及株高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将高氮条件与低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株高和散粉-吐丝间隔期等二级性状,鉴定出郑58、WK858和9058这3个玉米自交系材料可在氮高效育种中作为供体亲本来改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丰富了氮高效种质资源,评价了不同玉米材料的氮素利用效率,揭示了不同材料对氮素的反应程度,为氮高效育种提供材料以及自交系的选育和合理的利用肥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120份欧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海忠,宋炜,王宝强,王江浩,张全国,张动敏,李兴华,魏剑锋,李荣改. 2018

[2]25份引进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利用潜力分析. 魏建伟,岳海旺,陈淑萍,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 2021

[3]不同玉米自交系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 张磊,耿立格,王丽娜,张动敏. 2010

[4]玉米F_0代子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李海军,张丽华,陈玲,郑积德,宋炜,王宝强,张动敏,张文英. 2006

[5]低温对玉米幼苗细胞保护酶活性及胞质质量参数的影响. 张敬贤,李俊明,崔四平,魏建昆,张海明,耿庆汉. 1993

[6]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颖君,刘茜,胡梦芸,高慧敏,李辉. 2011

[7]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不同估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玉梅,吴谋福,赵殿轩,刘来福. 1998

[8]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六种玉米病害的抗性鉴定. 张成和,刘爱国,罗畔池,张晓青. 1993

[9]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 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 2006

[10]甜椒雄性不育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刘云,范妍芹. 2000

[11]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期对低氮胁迫的响应. 时丽冉,郝洪波,李明哲. 2014

[12]冬小麦田间水分反应特性产量评价指标研究. 姚艳荣,贾秀领,马瑞昆,贾银锁. 2009

[13]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胡景辉,吕军海,张春锋,孙丽敏. 2012

[14]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李桂英,柯福来,朱凯,董立,邹金秋,游光霞,王智,韩粉霞,程汝宏. 2023

[15]藜麦种植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研究. 魏志敏,王新玉,吕玮,赵宇,李顺国,刘秋红. 2021

[16]《华北农学报》2001-2004年载文与引文分析. 孙丽敏,胡景辉. 2005

[17]玉米粗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邸垫平. 2005

[18]种植业生产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涵,赵文庆,赵宇,张锦添,孟艳玲,李顺国,刘猛. 2024

[19]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对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西群,齐新,董文旭,彭发智. 2010

[20]不同种植制度与土下微膜覆盖的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果. 杜雄,张永升,王磊,张立峰,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