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桃蚜取食抗、感辣椒品种的茉莉酸途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税军 1 ; 刘小强 2 ; 陈青 2 ; 梁晓 2 ; 伍春玲 2 ; 刘迎 2 ; 姚晓文 1 ; 乔阳 1 ; 毛立杰 1 ; 陈银华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桃蚜;抗、感辣椒品种;密度;取食时间;茉莉酸;合成途径;信号途径;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774-7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蚜口密度及取食时间效应,明确桃蚜取食前后辣椒茉莉酸(JA)合成及信号途径基因表达差异,初步阐明JA途径介导的辣椒抗蚜性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抗蚜辣椒品种猪大肠(ZDC)和感蚜辣椒品种大羊角椒(DYJJ)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与植物防御相关的JA合成途径基因(LOX2、AOS、AOC和OPR3)与信号途径基因(COI1和JAR1)在桃蚜不同蚜口密度(20、30、40、50、60蚜/叶)及取食不同时间(6、12、24、48、72 h)后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蚜口密度和取食为害时间下,JA合成途径的4个基因在ZDC中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高于DYJJ,而信号途径2个基因表达量总体上显著低于DYJJ。在桃蚜较低为害水平状态下,抗、感辣椒品种之间表达量差异显著,且在部分相同蚜口密度下部分基因表达量峰值和低谷出现时间基本一致。较高水平的为害情况下,抗、感辣椒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性下降。以上结果表明,JA合成及信号途径AOS、AOC及JAR1基因可能具有作为鉴定评价辣椒抗蚜性水平的分子指标的潜力,可为将来辣椒抗蚜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二斑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品种对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 韩志玲,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伍牧锋,徐雪莲. 2022

[2]橡胶树皮乳管组织茉莉酸诱导相关因子AP2/EREB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吴华玲,于波,程芹芹,曾日中,段翠芳. 2010

[3]橡胶树茉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AO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段翠芳,曾日中,黎瑜,魏小弟. 2006

[4]橡胶树茉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AO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段翠芳,曾日中,黎瑜,魏小弟. (Mis

[5]辣椒种质资源对桃蚜的抗性鉴定初报. 陈青. 2003

[6]CMV通过影响效应因子MpC002的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 毛立杰,梁晓,刘迎,伍春玲,韩晓燕,陈青. 2024

[7]防治节瓜蓟马、桃蚜高效药剂筛选. 陈青. 2004

[8]不同药剂防治黄灯笼辣椒桃蚜的药效试验. 王运勤,吉训聪,肖敏,王健华,陈绵才. 2006

[9]桃蚜取食对抗、感蚜辣椒品种水杨酸、茉莉酸信号途径的影响. 范东哲,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窦宏双,吴岩. 2021

[10]辣椒与甜玉米间套作对3种传毒害虫的微生态调控效果. 陈青,伍春玲,梁晓,刘迎,李钿钿,郝桂锋. 2024

[11]外源JA的移动对巴西橡胶树萌条次生乳管分化的诱导效应. 史敏晶,田维敏. 2012

[12]巴西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能力早期预测的相关基因初步研究. 张世鑫,刘宁涛,杨署光,王婷,李招娣,田维敏. 2018

[13]茉莉酸在巴西橡胶树伤害防卫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郝秉中,田维敏,谭海燕,吴继林. 2002

[14]植物脂肪酸β-氧化的研究进展. 徐靖,李辉亮,朱家红,彭世清. 2008

[15]外源激素对热研7–33–97低割龄橡胶树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吴春太,黎瑜,聂智毅,康桂娟,代龙军,曾日中. 2015

[16]木薯CKX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乙烯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丛汉卿,齐尧尧,朱文丽,陈松笔,李丽. 2016

[17]海南龙血树茉莉酸受体基因DcCOI1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丁旭坡,吴春来,朱家红,彭世清,梅文莉,戴好富. 2018

[18]巴西橡胶树HbMYC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高静,程汉,黄华孙,田维敏. 2007

[19]机械伤害和外施茉莉酸对巴西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局部效应及其与茉莉酸分布的关系(英文). 田维敏,史敏晶,于凤义,吴继林,郝秉中,崔克明. 2003

[20]4种外源激素对长春花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邹冬梅,冯信平,王建荣,庞玉新,蒋昌顺.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