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鱼菜共生系统中植物密度对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淑芳 1 ; 陈永快 1 ; 陈敏 1 ; 包兴胜 1 ; 张钟 1 ; 雷锦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鱼菜共生;水质;植物密度

期刊名称: 渔业现代化

ISSN: 1007-9580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9-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评估不同植物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开展鱼菜共生试验。鲫鱼养殖水体有效体积350 L,养殖密度10 kg/m3;水雍菜栽培面积为1. 0 m~2,植物密度为60、45、30株/m~2。结果显示:系统水温29. 37℃~31. 40℃,溶氧2. 33~5. 00 mg/L,p H 6. 22~7. 42,电导率(EC) 0. 19~0. 66 m S/cm,水质基本符合鱼菜生长需求;系统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P=0. 000),不同处理组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 028),且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其平均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最高;试验共持续33d,鱼总鲜重增量为(1. 70±4. 36) kg、(1. 50±1. 57) kg、(1. 67±6. 01) kg,菜总鲜重增量为(7. 71±2. 27) kg、(6. 15±5. 49) kg、(4. 04±3. 01) kg;植物密度对地上部分含氮量相对增长率的影响显著(P=0. 037),且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其地上部分含氮量相对增长率为正值。研究表明,3种植物密度系统的鱼菜生长良好,植物密度为45株/m~2组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氮素转化效率,可通过扩大植物栽培面积来促进系统的氮素转化并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 蔡淑芳,陈敏,陈永快,包兴胜,张钟,雷锦桂. 2019

[2]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趋零排放系统研制. 蔡淑芳,杨有泉,郑回勇,陈敏. 2016

[3]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进展. 蔡淑芳,刘现,王涛,黄语燕,吴敬才,雷锦桂. 2019

[4]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黄薇,刘兰英,吴妙鸿,陈丽华,吕新,叶美锋,林代炎,宋永康. 2019

[5]闽江水域水质时空分布探索性研究. 李巍,陈涵贞,苏德森,吕新,陈丽华,李玥仁. 2011

[6]多通道水质监测仪的设计与应用. 刘现,林营志,陈敏,李传辉. 2017

[7]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流域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及评价. 陈涵贞,苏德森,陈丽华,吕新,林汝楷,李玥仁,郑群利. 2010

[8]水质总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陈涵贞,苏德森,杨苏,吕新,陈丽华,李玥仁.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