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现状及杂种优势模式利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迎春 1 ; 宿子泉 2 ; 李耀光 3 ; 于明彦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

2.梨树东河农业站

3.公主岭市植保站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杂种优势群;杂优模式;改良;创新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56-57+87

摘要: 吉林省新世纪初2001~2005年育成各类玉米新品种171个,通过对其中155个普通玉米品种的优势潜力、亲缘关系及杂种优势模式利用情况的分析,有的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及综合农艺性状方面达到了生产的要求,但其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应加强种质改良与创新,丰富遗传基础,探索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不断提高玉米育种及生产水平。

  • 相关文献

[1]我国饲用玉米种质资源的类群划分、应用与创新. 孙发明,于明彦,焦仁海,孙德智. 2007

[2]高油、高淀粉玉米与不同杂优模式普通玉米油分和淀粉积累对比研究.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王青蓝. 2005

[3]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发展趋势. 刘文国,王绍萍,焦仁海. 2006

[4]浅谈78599种质杂种优势模式. 焦仁海,刘兴贰,孙发明,张志军,齐瑞,高智明. 2004

[5]泰国玉米生产和遗传改良. 刘志全. 2003

[6]近二十年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浅析. 王敏,张洪伟,岳尧海,金明华,张志军,刘文国. 2012

[7]玉米新种质78599类群的形成、应用与改良. 柳迎春,代秀云,李耀光,于明彦. 2005

[8]吉林省高粱杂交种的利用及亲本改良. 高士杰,刘晓辉,李伟,李继红,李淑杰. 2004

[9]改良Reid×塘四平头杂优模式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柳迎春,蔡鑫茹,刘爱华. 2007

[10]吉林省高梁杂交种的利用及亲本改良. 高士杰,刘晓辉,李伟,李继红,李淑杰. 2004

[11]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种质改良. 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 2017

[12]中熟玉米新品种吉单113的选育研究. 代秀云,仲仪,曹丹,于明彦. 2013

[13]适应机械化收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代秀云,仲义,董亚琳. 2015

[14]吉林省玉米新品种评价. 张建华,苏义臣,苏桂华,金明华. 2009

[15]吉林省玉米新品种评价. 苏义臣,苏桂华,金明华,焦仁海. 2008

[16]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及概率分布的研究. 李玉发,郝彩环,李淑芳,候佳明,王威,王凤华. 2009

[17]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优模式的探讨. 荆绍凌,孙志超,孙连双,陈效杰,蔡鑫茹. 2006

[18]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春大豆杂交种核心亲本杂种优势群划分. 韩博文,姜楠,杨绪磊,林春晶,彭宝,赵丽梅,吴松权,张春宝. 2023

[19]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的分析与归纳. 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刘文国,刘兴贰,徐艳荣. 2006

[20]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陈冰嬬,于淼,葛占宇,李洪奎,黄炎,李海青,石贵山,谢利,徐宁,闫峰,高士杰,周紫阳,王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