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茎基褐腐病病原菌组成及其致病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伟 1 ; 陈莹 2 ; 张晓祥 2 ; 张伯桥 2 ; 于汉寿 2 ; 陈怀谷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茎基褐腐病;病原组成;致病力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170-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麦茎基褐腐病(brown foot rot)病原菌的组成,于2008-2009年春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河北和四川6省48个县市的65个地点采集了具有茎基褐腐症状的病株,并分离到110株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将这些病原菌分为4类,分别为小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41株)、镰孢菌(Fusariumspp.,33株)、雪霉叶枯病菌(Microdochium nivale,24株)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12株)。对这些菌株在小麦苗期的致病力及重新分离得率的测定结果表明,4类病原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小麦根腐离蠕孢(B.sorokiniana)发病率和致病力最强,其次是镰孢菌(Fusariumspp.),雪霉叶枯病菌(M.nivale)和黑附球菌(E.nigrum)则相对较弱;病菌的重新分离得率与其致病力呈正相关。

  • 相关文献

[1]莱氏野村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甜菜夜蛾致病力研究. 刘琴,徐健,殷向东,祁建杭. 2006

[2]大玫北方 枯病菌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比较研究. 赵桂东,朱海波. 1999

[3]大麦纹枯病菌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比较研究. 赵桂东,朱海波,周玉梅,李茹. 1999

[4]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2510的插入位点分析. 丁慧,俞咪娜,王亚会,于俊杰,尹小乐,薄惠文,黄星,刘永锋. 2016

[5]猪流行性腹泻病毒TX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 于晓明,陈瑾,侯立婷,吴楠,侯继波,郑其升. 2015

[6]不同地理来源腐烂茎线虫种群杂交后代致病力测定. 王宏宝,毛佳,李茹,赵桂东,林茂松. 2011

[7]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袁洪波,艾尼江,赵建军,陈天子,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 2013

[8]不同地区小麦梭条花叶病病毒致病力的差异. 陈爱大,冷苏凤,杨红福,曲朝喜. 2009

[9]绿豆根腐病病原菌分离和致病力鉴定. 闫强,丁佩,张勤雪,胡亚群,袁星星,陈新. 2021

[10]沙门菌噬菌体抗性菌的筛选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包红朵,朱树娇,张辉,周艳,张旭晖,庞茂达,孙利厂,李维,王冉. 2020

[11]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VdPKS的功能分析. 姚传飞,张昕,邓晟,林玲,戴亦军. 2019

[12]江苏省玉米小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任春梅,杨柳,缪倩,陆芳,顾雪,程兆榜. 2020

[13]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MS-H株)同时免疫对新支二联活疫苗免疫效力影响的调查. 华利忠,党海斌,冯志新,袁厅,张磊,刘蓓蓓,甘源,韦艳娜,邵国青. 2021

[14]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其致病力. 胡迎春,李伟,陈怀谷,周益军. 2010

[15]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5062的插入位点分析. 俞咪娜,胡建坤,黄磊,于俊杰,尹小乐,聂亚锋,陈志谊,刘永锋. 2013

[16]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 林玲,张昕,邓晟. 2014

[17]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相关性研究. 李燕,尹小乐,刘永锋,于俊杰,陈志谊. 2012

[18]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病原组成及其致病力研究. 方正,陈怀谷,陈厚德,王裕中. 2006

[19]小麦纹枯病菌中的dsRNA及其与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张涛,杜文珍,张春燕,陈莹,于汉寿,李伟,陈怀谷. 2015

[20]甜瓜蔓枯病菌致病力测定及接种方法的比较. 江蛟,李伟,陈怀谷,羊杏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