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艾纳香内生真菌抗细菌和炭疽菌的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元超 1 ; 舒雪纯 2 ; 张影波 1 ; 王凯 1 ; 谢小丽 1 ; 徐子琪 3 ; 袁媛 4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艾纳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海南大学林学院

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关键词: 艾纳香;内生真菌;抗菌活性;抗炭疽菌活性;微生物菌剂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3 期

页码: 38-4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获得丰富的艾纳香内生真菌资源,筛选出抗性生防菌株,用于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通过水琼脂法对海南产艾纳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采用滤纸片法评价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艾纳香内生真菌对植物炭疽菌的拮抗作用。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9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7属,45种,其中优势菌属为Diaporthe、Paraphoma、Ectophoma、Penicillium、Talaromyces、Hypoxylon、Phomopsis、Colletotrichum和Fusarium。抗细菌活性结果显示,Clonostachys、Fusarium和Diapothe属活性较强。抗炭疽病菌试验显示,Talaromyces、Ectophoma和Penicillium属活性较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海南产艾纳香内生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并首次对其进行了抗病原菌活性筛查,获得的活性菌株可作为微生物源菌剂开发的重要材料。

  • 相关文献

[1]艾纳香内生真菌粉红粘帚霉抗菌次生代谢产物. 舒雪纯,张影波,官玲亮,陈振夏,黄梅,陈晓鹭,袁媛,元超. 2020

[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天然产物词典和活性筛选的艾纳香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 郭玉华,舒雪纯,张影波,官玲亮,于福来,元超. 2020

[3]白木香内生真菌R7抗菌活性代谢产物. 魏景,戴好富,郁蕾,王辉. 2010

[4]海南龙血树内生真菌A12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常东东,戴好富,左文健,梅文莉. 2012

[5]白木香内生真菌R7抗菌活性代谢产物. 魏景,戴好富,郁蕾,王辉,梅文莉. 2011

[6]红树植物卤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0935030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崔海滨,梅文莉,缪承杜,林海鹏,洪葵,戴好富. 2008

[7]红树植物海杧果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的抗菌活性成分. 韩壮,梅文莉,崔海滨,曾艳波,林海鹏,洪葵,戴好富. 2008

[8]角果木内生青霉菌FJ-1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靳鹏飞,左文健,郭志凯,梅文莉,戴好富. 2013

[9]白木香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A14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彭可,梅文莉,吴娇,戴好富. 2011

[10]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J62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古海刚,戴好富,白红进,王辉,郭志凯,梅文莉. 2014

[11]海南海桑内生真菌Bionectria ochroleuca HHS111023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郭志凯,王佩,戴好富,张利莉,梅文莉. 2016

[12]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sp.J5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 陈亮亮,王佩,王昊,盖翠娟,郭志凯,戴好富,梅文莉. 2016

[13]栽培艾纳香单株左旋龙脑和总黄酮含量变异分析. 于福来,黄梅,庞玉新,王丹,谢小丽,陈振夏. 2014

[14]艾纳香野生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结构研究. 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莫廷辉,袁媛. 2010

[15]艾纳香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夏奇峰,赵致,刘红昌,官玲亮,庞玉新. 2016

[16]氮磷钾配施对艾纳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蓝惠萍,王丹,杨全,庞玉新,陈策,陈振夏,黄梅. 2017

[17]药用植物艾纳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刘国道,莫廷辉. 2009

[18]艾纳香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AFLP对比分析. 张影波,袁媛,庞玉新,王丹,胡璇. 2016

[19]艾纳香本草考证. 庞玉新,谢小丽,陈振夏,杨全,王凯,胡璇. 2014

[20]艾纳香脱氢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白琳,官玲亮,查英,于福来,王凯,谢小丽,庞玉新,陈松笔.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