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旱涝敏感性分析与损失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葛道阔 1 ; 曹宏鑫 1 ; 马晓群 2 ; 张文宇 1 ; 张伟欣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模型;旱涝;敏感性分析;损失评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302-13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4个小麦主产省小麦生产现状以及旱涝评估技术要求,运用经改进的WCSODS(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通过检索代表性站点48年(1961-2008年)降水量、麦田初始土壤相对含水量和根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资料,计算了上述3要素在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下对应的小麦产量的变化幅度,进而进行了冬小麦旱、涝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域的冬小麦旱、涝损失评估。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干旱损失随年代推移有降低的趋势,而涝渍损失没有随年代变化的趋势。从空间上看,干旱、涝渍损失均有明显的纬度分布特点,不同的是,干旱损失表现为北高南低,而涝渍损失表现为南高北低。

  • 相关文献

[1]基于WCSODS的小麦旱涝灾损区域化监测与精细化评估.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 2017

[2]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区域化旱涝监测预警.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林玥,李秉柏. 2017

[3]基于同化物分配的冬小麦节间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7

[4]冬小麦结实率估算的模型研究. 文廷刚,陈昱利,杜小凤,杨平,王伟中,曹宏鑫. 2016

[5]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6

[6]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7

[7]基于CBERS卫星遥感的冬小麦产量估测研究. 李卫国,李正金. 2010

[8]越冬前冬小麦主茎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研究.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5

[9]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6

[10]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胡凝,吕川根,姚克敏,夏士健. 2006

[11]果园机械化经济效益分析-以江苏烨佳梨园为例. 吕雍琪,张宗毅,吕晓兰. 2021

[12]芝麻发育期模拟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与优化. 关皓月,李梦瑶,李国强,张建涛,高桐梅,陈先冠,张文宇,吴金芝. 2024

[13]水稻发育期模型的比较. 石春林,冯慧慧,金之庆,王华. 2010

[14]应用消化系统全仿生模型分析酸奶发酵对钙形态的影响. 陈尚龙,陈安徽,刘辉,刘恩岐,巫永华,秦旭. 2018

[15]鳢肠马唐竞争作用研究. 沈俊明,陈长军,冒宇翔,金丽华. 2001

[16]基于卫星遥感的区域棉稻与稻棉轮作周期估算模型研究. 朱泽生,孙玲. 2006

[17]温室春石斛兰花期与外观品质温度调控模型. 陈莉莉,钟双林,戴剑锋,李刚,罗卫红,邵和平,张宁宁. 2010

[18]两系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作物生长率的气候模型及分析. 吕川根,胡凝,姚克敏,邹江石. 2010

[19]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 李刚,陈亚茹,戴剑锋,罗卫红,赵统利,朱朋波. 2011

[20]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区域差异及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吕川根,胡凝,姚克敏,夏士健,漆庆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