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念析 1 ; 董志敏 1 ; 厉志 1 ; 陈亮 1 ; 刘浩 1 ; 衣志刚 1 ; 王博 1 ; 刘宝权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矮杆;密度;倒伏;产量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6
摘要: 为了明确合理的矮杆密植大豆群体结构,为实现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奠定理论基础。以4个不同基因型矮杆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8个不同的密度梯度,调查分析产量相关性状,筛选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递增,株高表现为逐渐增加;单株荚数及粒数则表现为逐渐下降;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倒伏率在达到一定密度时出现急剧上升。‘吉密豆1号’、‘吉密豆2号’、‘吉密豆3号’‘、吉密豆4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40万株/hm2、37.5万株/hm~2、40万株/hm~2和56万株/hm~2,产量分别可达4199.2 kg/hm~2、3282.3 kg/hm~2、3410.1 kg/hm~2和3313.4 kg/hm~2。因此,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挖掘矮杆耐密型大豆的高产潜力。
- 相关文献
[1]中晚熟大豆长农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喜凤,吴春胜,郝满,李琰,王楠,岳杨. 2010
[2]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 2011
[3]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2010
[4]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志刚,李瑞平,刘贵峰. 2011
[5]玉米穗下节间与抗倒性相关的某些性状对增加密度的响应. 刘胜群,宋凤斌,朱先灿,张卫建,任军,宋振伟,郭金瑞,阎孝贡. 2013
[6]玉米倒伏和扶直的产量效应研究. 曹铁华,梁烜赫,李刚,任军,王洪君,陈宝玉,王立春. 2013
[7]灌浆期风灾倒伏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曹庆军,曹铁华,杨粉团,Lamine Diallo,李刚,王立春. 2013
[8]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郑洪兵,赵洪梅. 2024
[9]自然倒伏对玉米根系和产量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4
[10]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2010
[11]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昱,范杰英,王玮,姜晓丽,张世忠. 2012
[12]大豆长农18高油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分析. 陈喜凤,谷岩,王楠,李琰,岳杨,吴春胜. 2010
[13]吉林中南部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适宜密度研究. 邱强,张伟,马桂云,张明浩,张征,王英男,闫晓艳,石一鸣,王树军. 2011
[14]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5]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16]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冯艳春,李万良,郑金玉,刘武仁,臧薪宇. 2007
[17]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吉单96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粉团,曹庆军,李贺,曹欣欣,李刚,于洪浩,姜晓莉,孔凡丽. 2019
[18]吉林省东部坡耕地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杜佃河,方向前,于钟富,吕端春,刘志友,王柄志. 2015
[19]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郭金瑞,任军,闫孝贡,刘建钊,边秀芝,刘兆国. 2015
[20]干旱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徐晨,赵鑫,陈宝玉,胡宇,曹铁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机器学习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CDK2抑制剂
作者:谭英佳;陈亮;刘聿琳;那日松;赵熹
关键词:CDK2抑制剂;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
-
1994-2023年全国大豆审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作者:段明威;陈健;侯云龙;邱红梅;陈亮;崔正果;王跃强;刘德泉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品种;区域;产量
-
吉林省大豆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吕叶;董青松;陈亮;侯云龙;刘德泉;王跃强;张君;王新风;张玲;于维;邱红梅
关键词:大豆;品种;SNP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
中早熟大豆新品种吉育337的选育
作者:衣志刚;王博;厉志;刘佳;刘宝权;刘念析;刘浩;杨乐;冯旭滨;董志敏
关键词:大豆;中早熟;吉育337;选育
-
北方春大豆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聂波涛;刘德泉;陈健;崔正果;侯云龙;陈亮;邱红梅;王跃强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分段线性回归;综合评价
-
玉米新品种"福莱130"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李开俊;张占金;沈利国;刘喜明;仲新宇;王博
关键词:玉米;“福莱130”;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大豆主要生育期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作者:刘念析;钱雪艳;邱红梅;刘月;厉志;刘佳;王英男;谭化;刘晓冬;王玉民;董英山;李玉秋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基因型;分子育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