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靳欣欣 1 ; 潘立刚 1 ; 王冬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食品;异物来源;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6 年 7 卷 07 期
页码: 2803-2808
摘要: 为找出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中应重点留意易混入的异物的尺度与种类,本文整理了2014~2015年度360起中国大陆食品异物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对发生异物事件的异物种类、食品种类进行了归纳,对食品中异物尺度的分布进行了统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昆虫-生物类、金属类、毛发类及不明异物都是较为常见的异物;精加工类食品是容易混入异物最多类型的食品;在各类形状(块状、片状、条状)异物中,0.5~3cm尺度是最常出现的异物尺度,从而为异物去除和异物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本文还对容易混入的食品中异物及食品加工的食品原料、接触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各环节进行了评述,并简述了食品异物检测的各种方法。
- 相关文献
[1]食品中总铬和铬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概述. 李冰茹,杜远芳,王北洪,何昭颖,马智宏. 2018
[2]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杜兴兰,李淑静,牟慧,姜楠. 2019
[3]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满燕,梁刚,靳欣欣,付海龙,潘立刚. 2016
[4]食品中毒死蜱残留量检测技术进展. 戴莹,王纪华,韩平,马帅,王蒙,冯晓元. 2015
[5]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马帅,王蒙,韩平,王纪华,冯晓元. 2016
[6]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吉增涛. 2014
[7]利用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人类新型食品. 赵晓燕,马越. 2005
[8]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马帅,王蒙,韩平,王纪华,冯晓元. 2016
[9]鸡淋巴白血病分型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研究. 孙丹丹,陈小玲,杨兵. 2010
[10]加强我国农业标准研究的对策. 黄丛林. 2013
[11]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周宏专,苏霞,徐福洲,杨兵. 2019
[12]SNP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麻艳超,郭振清,周丽艳,陈普,陆鸣,东方阳,王建设. 2014
[13]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同时测定污泥中7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陈莉,贾春虹,刘冰洁,靖俊杰,赵尔成,余苹中,贺敏. 2019
[14]黄瓜绿斑驳花叶病的发生及防控策略. 宋顺华,吴萍,宫国义,孟淑春,邢宝田. 2014
[15]链格孢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满燕,梁刚,李安,王冬,贾文珅,潘立刚. 2016
[16]农产品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戴莹,王纪华,韩平,马帅,冯晓元. 2016
[17]土壤中氟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益山,刘善江. 2013
[18]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脯氨酸的研究进展. 闫路程,吴瑞刚,李爱学. 2022
[19]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周莹,杨丽梅,刘梅,黄金宝. 2019
[20]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含有CaMV35S的转基因玉米. 陈金松,黄丛林,张秀海,吴忠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文献计量的抗生素适配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作者:梁刚;高羽菲;甄建辉;巩文雯;陈瑞春;李再兴;潘立刚
关键词:抗生素;适配体;文献计量;研究进展;研究热点
-
真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马帅;李安;潘立刚
关键词:真菌毒素;脱毒技术;物理吸附;新型功能纳米材料
-
近红外光谱无损分析肉类品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冬;栾云霞;王欣然;贾文珅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肉;品质检测;分类研究;真伪鉴别;质量安全
-
比色法适配体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羽菲;甄建辉;赵杰;张玉萍;潘立刚;梁刚;李再兴
关键词:抗生素;检测;比色法;适配体;生物传感器
-
基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的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农产品中22种真菌毒素
作者:马帅;梁刚;满燕;靳欣欣;李安
关键词:真菌毒素;磁性多壁碳纳米管;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光致劣变大米的无损判别及不同遮挡方式有效性研究
作者:王冬;栾云霞;马智宏;王刘庆
关键词:光致劣变;近红外光谱;判别分析;大米;遮挡方式
-
两种近红外光谱仪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模型比较研究
作者:王冬;冯海智;李龙;韩平
关键词: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