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冀保毅 1 ; 程琴 1 ; 卫云飞 1 ; 李跃伟 1 ; 张会芳 1 ; 吴寅 1 ;

作者机构: 1.信阳农林学院;豫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灌溉方式;花生;土壤物理性状;落果率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8-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4―2015年度麦茬花生生长季,设置移动式管灌、微喷带灌溉和不灌溉3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孔隙度、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花生产量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移动式管灌处理相比,微喷带灌溉处理的土壤体积质量、粒径小于0.25 mm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数量和花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7.6%、6.4%和66.8%,土壤孔隙度增加了8.4%,而2处理间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土壤物理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微喷带灌溉是试验条件下能够降低花生收获难度的灌溉方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2]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张洁梅,王越,何方. 2020

[3]不同灌溉方式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夏玉米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4]不同灌溉方式对芝麻冠层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高桐梅,李丰,吴寅,魏利斌,王东勇,田媛,费高亮,卫双玲. 2019

[5]灌溉方式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李国强,郑国清,冯晓,胡峰,张学治. 2011

[6]钾用量与灌溉方式互作对土壤-烤烟系统钾素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范艺宽,司贤宗. 2017

[7]灌溉方式对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高翠民,田媛,张瑞卿,何方,韩伟锋,张运红,潘晓莹,杨永辉. 2025

[8]不同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 PAN Xiaoying,潘晓莹,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WANG Yue,王越,GAO Cuimin. 2019

[9]不同灌溉方式水肥组合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研究.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PAN Xiaoying,潘晓莹,ZHANG Jiemei,张洁梅. 2016

[10]不同灌溉方式水肥组合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PAN Xiaoying,潘晓莹,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HE Fang,何方,ZHANG Jiemei. 2017

[11]2001-2013年我国花生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 秦利,刘华,张忠信,韩锁义. 2013

[12]花生耐旱机理及耐旱性的调控研究. 董文召. 2004

[13]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14]河南省优质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董晓红,董文召. 2004

[15]河南省夏直播花生生长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臧秀旺. 2013

[16]河南省夏直播花生2012年区域试验分析. 张忠信,韩锁义,徐静,刘华,张俊,秦利. 2013

[17]花生南繁栽培技术. 张忠信,董文召,臧秀旺,徐静,韩锁义. 2008

[18]花生中白藜芦醇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黄纪念,尚遂存,方杰,王安建. 2006

[19]花生热泵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王安建,高帅平,田广瑞,刘丽娜. 2015

[20]我国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及现状. 徐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