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兰天娇 1 ; 张晓龙 1 ; 贺明 1 ; 司雨 1 ; 郑培峰 1 ; 吕艳杰 1 ; 王永军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增密;少耕;化控;叶绿素荧光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3 年 31 卷 005 期
页码: 64-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密度(D1:60000株/hm2,D2:90000株/hm2)、耕法(T1:少耕,T2:常规耕作)与化控(R1:喷化控剂,R2:喷清水)三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及其形成过程和冠层光合特性.结果表明,D1条件下,T1R1处理子粒产量、穗粒数较T2R2处理显著增加27%~40.5%、19.6%~27.3%;D2条件下,T1R1处理子粒产量、穗粒数较T2R2处理显著增加22.9%~24.9%、14%~21.3%.少耕和化控处理显著影响植株冠层结构,降低了玉米的植株高度、穗位系数、上部叶片的叶面积,提高了植株上层和中层叶向值及上部冠层的透光率;少耕和化控处理提高了叶片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ABS/CSO)、捕获(TRO/CSO),在高密度条件下表现明显差异.综上,在密植条件下,少耕和化控耦合优化了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增强了对光能的截获、吸收与传递能力,最终显著增加子粒产量.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2]长期少耕对玉米产量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1983~2002). 何奇镜,佟培生,边少锋,张丽华. 2004
[3]化控对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刘志铭,盖旭东,李宝玉,兰天娇,孙宝龙,吕艳杰. 2019
[4]化控后移对不同密度玉米产量构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杨粉团,孔凡丽,张兆琴,曹庆军,李刚,于洪浩,李贺. 2020
[5]不同玉米品种根冠特性对化控剂处理种子的响应. 杨粉团,姜晓莉,曹庆军,梁尧,李贺. 2016
[6]不同时期化控对密植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徐彤,吕艳杰,邵玺文,耿艳秋,王永军. 2023
[7]浅谈玉米免耕技术及免耕深施肥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 李军. 2009
[8]少耕法与免耕法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韩成伟,王玮,李时群. 2008
[9]花后水肥一体化与化控措施对大豆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黄俊霞,黄甜,饶德民,张鸣浩,孟凡钢,闫晓艳,张伟. 2020
[10]盐胁迫下水稻叶绿素荧光特性与离子积累的相关性分析. 刘晓龙,徐晨,季平,李前,杨洪涛,武志海,王洪君. 2021
[11]盐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刘晓龙,徐晨,徐克章,崔菁菁,安久海,凌凤楼,张治安,武志海. 2014
[12]秋季不同时期秋子梨品种及野生类型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王强,张茂君,闫兴凯,丁丽华. 2011
[13]16﹪克·福·醇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防治效果研究. ^A晋齐鸣^B1%^A宋淑云^B2%^A李红^B3%^A王立新^B4. 2001
[14]16﹪克·福·醇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防治效果研究. ^A晋齐鸣^B1%^A宋淑云^B2%^A李红^B3%^A王立新^B4. 2001
[15]从区域试验看吉林省玉米育种. 徐航. 2000
[16]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节水栽培技术现状与研究方向. 边少锋,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方向前,孟祥盟,闫伟平. 2008
[17]玉米宽窄行留茬深松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LIU Wu-ren,刘武仁,ZHENG Jin-yu,郑金玉,LUO Y,罗洋. 2008
[18]不同肥力土壤中分解几丁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玉米的促生效果研究. 金荣德,吴海燕,闫海洋,孙卉,范作伟. 2014
[19]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Ren Jun,任军,Guo Jin-Rui,郭金瑞,Yan Xiao-Gong,闫孝贡,Liu Jian-Zhao. 2012
[20]玉米宽窄行种植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试验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邱贵春,罗洋.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一种绿豆柱头外露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宋梦媛;郭中校;苏禹霏;邓昆鹏;兰天娇;程钰鑫;包淑英;王桂芳;窦金光;姜泽锴;王明海;徐宁
关键词:绿豆;柱头外露;突变体;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杂种优势
-
不同施氮量下黑土地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差异
作者:曹文茁;于振文;张永丽;张振;石玉;王永军
关键词:春玉米;施氮量;籽粒淀粉积累;产量;蔗糖合成酶;籽粒淀粉合成酶
-
不同熟期玉米叶片衰老特性及其对叶际细菌的影响
作者:杨文丽;李钊;刘志铭;张志华;杨今胜;吕艳杰;王永军
关键词:玉米;熟期;叶片衰老;叶际细菌;群落组成
-
基于CiteSpace分析覆盖作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作者:张丽鑫;姚凡云;吕艳杰;李晓林;傅民杰;王永军
关键词:玉米;覆盖作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研究进展
-
直立型早熟绿豆品种吉绿17的选育
作者:程钰鑫;兰天娇;邓昆鹏;王明海;包淑英;徐亚鹏;王涵;孙蕾;于维;郭中校;徐宁
关键词:绿豆;吉绿17;早熟;大粒;高产;品种选育
-
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郑培峰;张晓龙;司雨;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关键词:深松;三江平原;春玉米;土壤水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