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七种杀菌剂对蘑菇褐腐病菌的药效及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宜新 1 ; 朱春雨 2 ; 阮宏椿 1 ; 石妞妞 1 ; 甘林 1 ; 陈福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关键词: 杀菌剂;蘑菇褐腐病菌;毒力;双孢蘑菇;安全性;田间防效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3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39-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蘑菇褐腐病菌Mycogone perniciosa Magn.的室内毒力及其中5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室内安全性,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其中6种杀菌剂对蘑菇褐腐病的药效及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咪鲜胺、噻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及戊唑醇对蘑菇褐腐病菌的毒力均较强,EC50值分别为0.036 9、0.024 5、0.296、0.136、0.036 0和0.058 1 mg/L,福美双毒力较弱,EC50值为88.0 mg/L;多菌灵和百菌清对双孢蘑菇较安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福美双对其有药害风险。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250、500和1 000 mg/kg,50%咪鲜胺锰盐WP333、266和200 mg/kg,75%百菌清WP 375 mg/kg对蘑菇褐腐病的防效较好,且对双孢蘑菇生长无显著影响;而采用43%戊唑醇悬浮剂(SC)143.3、86.0 mg/kg防治褐腐病时,双孢蘑菇的减产率分别为20.54%和13.19%,采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WG)33.3 mg/kg时,减产率为4.73%,表明这2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较差,不宜用于防治蘑菇褐腐病;50%福美双WP1 000和500 mg/kg均会造成蘑菇出菇推迟,而166.7 mg/kg的防效较差,因此也不宜用于防治蘑菇褐腐病。

  • 相关文献

[1]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增效配方筛选与应用. 邱良妙,刘其全,汪进仕,卢学松,占志雄. 2018

[2]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的研究. 杜宜新,陈仁,石妞妞,阮宏椿,甘林,陈福如. 2013

[3]九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有害疣孢霉及其茵丝的毒力测定. 兰清秀,王兴全,卢政辉. 2012

[4]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邱良妙,刘其全,赵建伟,杜宜新,占志雄. 2016

[5]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差异蛋白质组的iTRAQ-MS/MS分析. CHEN Mei-Yuan,陈美元,LIAO Jian-Hua,廖剑华,LI Hong-Rong. 2014

[6]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7]双孢蘑菇子实体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 廖剑华,陈美元,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8]我国双孢蘑菇育种研究与产业发展. 王泽生,廖剑华,陈美元. 2010

[9]2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 胡菡青,王贤达,林雄杰,杨川毓,陈瑾,范国成. 2020

[10]芦笋茎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及3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 石妞妞,杜宜新,阮宏椿,甘林,代玉立,杨秀娟,陈福如. 2019

[11]24%氟茚唑菌胺·四氟醚唑悬乳剂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靶斑病田间防治效果. 陈瑾,罗余平,赖瑞联,吴如健. 2021

[12]新型复配剂26%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陈瑾,田宝华,赖瑞联,吴如健. 2021

[13]新型复配剂250 g/L吡唑萘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陈瑾,田宝华,赖瑞联,吴如健. 2020

[14]引诱剂与杀虫剂联合使用对茄子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 田厚军,赵建伟,林硕,陈艺欣,余芸,陈勇. 2024

[15]五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赵建伟,邱良妙,吴玮. 2010

[16]新型杀虫剂氟吡呋喃酮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 胡菡青,王贤达,林雄杰,杨川毓,陈瑾,范国成. 2017

[17]69%代森锰锌·精苯霜灵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 陈瑾,胡菡青,赖瑞联,吴如健. 2019

[18]18%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防治柑橘疮痂病田间防效. 陈瑾,胡菡青,赖瑞联,吴如健. 2018

[19]树干注射印楝素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 曾兆华,王玉林,杨广. 2013

[20]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田间药效评价. 潘少霖,王贤达,林雄杰,杨川毓,陈瑾,范国成,胡菡青.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