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影响因子诱导葫芦花药愈伤组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雪丹 1 ; 张曼 1 ; 侯茜 1 ; 徐锦华 1 ; 刘广 1 ; 姚协丰 1 ; 李苹芳 1 ; 任润生 1 ; 陈学好 2 ; 羊杏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葫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5 期

页码: 1155-1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葫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筛选出最适宜诱导葫芦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以3个葫芦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以及激素和活性炭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最佳预处理方法是4℃低温预处理2 d,33℃高温热激暗培养1 d;MS培养基添加2,4-D和6-BA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按外观和质地分为6种类型,随着激素浓度增加愈伤组织诱导率递增,添加1.5 mg/L 2,4-D+2.0 mg/L 6-BA和2.0 mg/L 2,4-D+2.0 mg/L 6-BA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MS基本培养基不能诱导愈伤组织,活性炭抑制花药诱导愈伤组织。说明,在添加了适量浓度的2,4-D和6-BA的MS培养基上能成功诱导出葫芦花药愈伤组织。

  • 相关文献

[1]葫芦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相关性. 胡雪丹,张曼,侯茜,徐锦华,刘广,姚协丰,李苹芳,陈学好,羊杏平. 2015

[2]不同粳稻品种组织培养力及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比较. 李霞. 2012

[3]象草耐盐体细胞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钟小仙,顾洪如,张建丽. 2007

[4]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钟小仙,余建明,顾洪如,张建丽,倪万潮. 2007

[5]大麦花药培养及其在啤酒大麦育种中的应用. 陈和,李安生,黄如鑫,李呜,沈会权,陈健,陈晓静. 2001

[6]大麦黄花叶病和抗病育种. 陈晓静,沈会权. 2001

[7]应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大麦新品种. 陈和,黄如鑫,石岑,朱凤台,陈健,吴春. 1996

[8]花药培养在中美水稻杂交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余波,李闯,曾生元,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周义文,姚维成,孙立亭,杜灿灿,龚红兵. 2017

[9]应用花药培养提纯粳稻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2011

[10]粳稻品种间杂交F_1代花药培养及后代鉴定评价.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14

[11]利用桥梁亲本提高籼稻杂种F_1花培再生率. 刁立平,Chu Qiren. 2005

[12]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迟铭,方兆伟,李健,樊继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1

[13]花药培养在粳型不育系快速选育上的应用. 余波,林添资,景德道,龚红兵,钱华飞,李闯,周义文,曾生元,于苗苗,盛生兰. 2013

[14]小麦新品种生抗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李浩兵,周淼平,刘朝晖,张旭,朱作为,任丽娟,黄益洪,葛美蓉,陆维忠. 2001

[15]多抗性水稻品种育成与应用效果. 张丽娟,赵志超,王洁,雷财林,周根友,刘建,万建民. 2005

[16]转玉米船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李霞,高东迎,迟伟,张云华,周月兰,焦德茂. 2005

[17]‘扎西玛’与‘南粳46’籼粳杂交F_1花药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田亲亲,陆长梅,刘小龙,李霞,魏晓东,方先文,张所兵,宗寿余. 2014

[18]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李霞,高东迎,迟伟,张云华,周月兰,焦德茂. 2005

[19]籼稻扬稻6号和粳稻苏沪香粳花药培养力的比较. 李霞,赵贇涛,阎丽娜,周月兰. 2008

[20]辣椒花药培养中关键影响因子的研究. 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刁卫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