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斑石鲷早期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雨福 1 ; 肖志忠 1 ; 刘清华 1 ; 翟介明 2 ; 庞尊方 2 ; 马文辉 2 ; 马道远 1 ; 徐世宏 1 ; 肖永双 1 ; 李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早期发育;功能器官;异速生长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05 期

页码: 4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规律及重要器官的异速生长模式,作者运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斑石鲷仔稚幼鱼(0~70日龄)全长和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全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均符合Cubic函数,随日龄的生长曲线表现为S型。斑石鲷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斑石鲷的头长、眼径、吻长、口裂、体高、尾鳍长等重要外部形态学指标均存在异速生长规律,其生长拐点依次为35日龄(全长20.32 mm)、22日龄(全长13.17 mm)、29日龄(全长16.63 mm)、30日龄(全长15.50 mm)、32日龄(全长19.79 mm)、32日龄(全长19.79 mm)。相对于全长,头长、吻长、口裂在拐点前后由正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眼径、尾鳍由正异速生长转为负异速生长;而体高在0~70日龄为正异速生长,但拐点之后已明显变缓。研究表明斑石鲷通过异速生长,确保与其基本生存能力相关的功能器官优先发育,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并相应地提高了仔稚鱼的存活率,对鱼苗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相关文献

[1]三斑海马早期发育观察. 周胜杰,胡静,杨蕊,杨其彬,马振华. 2021

[2]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杨其彬,马振华,程大川,江世贵,李有宁,陈明强. 2017

[3]美洲鲥仔稚鱼异速生长模式研究.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5

[4]眼斑双锯鱼仔稚鱼发育异速生长. 胡静,周胜杰,杨蕊,陈旭,杨其彬,马振华. 2020

[5]蠵龟异速生长研究. 周胜杰,杨其彬,胡静,杨蕊,于刚,吴恰儿,马振华. 2020

[6]红鳍笛鲷仔、稚鱼异速生长. 程大川,马振华,江世贵. 2017

[7]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贾瑞锦,陈超,李炎璐,孙曙光,王鲁,于欢欢,孔祥迪,吴坚,曲江波,赵从明. 2014

[8]尖吻鲈仔、稚鱼异速生长研究. 刘亚娟,程大川,周胜杰,马振华,胡静,杨蕊. 2018

[9]军曹鱼仔鱼异速生长研究. 江民天,周胜杰,胡静,杨蕊,马振华,孟祥君,苏胜齐. 2018

[10]牙鲆体质量和形态性状异速生长的遗传分析. 高会晓,崔妍,杜杰,仇雪梅,杨润清,刘海金,刘永新. 2015

[11]牙鲆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异速生长分析. 刘永新,刘奕,刘英杰,杨润清. 2016

[12]鞍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骨骼发育与生长特性研究. 吕雪娇,王雨浓,刘清华,翟介明,李军. 2018

[13]虹鳟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性状异速生长的遗传分析. 詹金绵,王炳谦,谷伟,刘英杰,杨润清. 2015

[14]池塘中间培育不同月龄文蛤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李昂,李加琦,刘鲁雷,薛素燕,张秀梅,毛玉泽. 2022

[15]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2013

[16]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 毛翠凤,庄平,刘健,张涛,章龙珍. 2005

[17]鲈鲤仔鱼的异速生长模式. 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杨德国,詹会祥. 2013

[18]珠江肇庆江段赤眼鳟开口后仔、稚鱼的异速生长分析. 陈方灿,李新辉,李捷,李跃飞,帅方敏,杨计平,武智,朱书礼. 2015

[19]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摄食不同饵料的转化效率与生长特性.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石小涛,侯俊利,张涛. 2009

[20]施氏鲟仔鱼发育圾异速生长模型. 马境,章龙珍,庄平,张涛,冯广朋,赵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