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金衢地区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搭配与种植方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川 1 ; 纪国成 2 ; 阮关海 1 ; 洪晓富 1 ; 黄益峰 1 ; 陈珊宇 1 ; 王岳钧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关键词: 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方式;金衢地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24 期

页码: 93-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决目前金衢地区双季稻生产存在的早晚稻生育期衔接矛盾、早晚稻适宜高产主栽品种不突出以及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种植问题,通过开展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研究,探讨适宜金衢地区的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结构和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早稻‘中嘉早17’直播搭配晚稻‘甬优15’手插模式的周年产量最高,达到18175.5kg/hm2,周年效益达19519.5元/hm2;早稻采用‘中嘉早17’直播搭配‘甬优15’机插模式的周年产量为28584.0kg/hm2,周年效益为14854.5元/hm2;早稻采用‘株两优609’直播搭配晚稻‘钱优0506’机插模式的周年产量为15549.0kg/hm2,周年效益为16867.5元/hm2。金衢地区种粮大户早稻采用直播方式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株两优609’或‘金早09’等,搭配机插晚稻‘甬优15’或‘钱优0506’;大户选用双季机插模式,早稻可选择‘中嘉早17’等中、迟熟品种,搭配‘甬优15’或‘钱优0506’等品种,即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又可合理安排播插和收获时间。

  • 相关文献

[1]水田、旱地与水旱轮作种植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 苏婷,韩海亮,赵福成,王桂跃. 2016

[2]不同油菜品种在玉环生长和产量表现. 袁斌,屈为栋,何贤彪,陈伟龙,华水金. 2017

[3]不同种植方式大米中碳氮同位素比率与矿质元素特征及加工影响. 刘亦鸣,李春霖,张卫星,聂晶,张永志,许凤,袁玉伟. 2024

[4]控肥对双季稻病虫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贤夫,郑许松,陈海波,李程巧,钟列权,吕仲贤. 2020

[5]育秧方式与机插密度对早稻机插栽培的产量影响. 郑晓微,吴树业,刘姗,范小娟,王建军. 2014

[6]金华市双季稻稻作方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房玉伟,吉洪湖,薛占奎,胡谷琅,闫川,杜佳,丁祥海. 2013

[7]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浙南双季稻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张禹,张文勇,张佳佳,陈照明. 2023

[8]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文勇,陈光辉,陈照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