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丽珊 1 ; 张建国 2 ; 于滔 2 ; 曹士亮 2 ; 杨耿斌 2 ; 李文跃 2 ; 王成波 2 ; 段雅娟 1 ; 欧英卓 1 ; 赵晴 1 ; 刘长华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籽粒;品质性状;QTL定位;分子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24 期

页码: 8-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 相关文献

[1]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2021

[2]极早熟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初步研究. 谭福忠,韩翠波,邹双利,刘振江,籍依安. 2008

[3]不同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宋英博. 2022

[4]玉米籽粒灌浆速度研究进展. 闫淑琴. 2006

[5]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顾晓红. 1998

[6]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潘丽艳,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林红,张瑞博. 2009

[7]零磁空间对紫花苜蓿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张月学,李集临,徐香玲,杨冬鹤,韩微波,唐风兰,张弘强,姜艳喜,李道明,刘杰淋,蒿若超,白晶. 2005

[8]粳稻超亲变异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序列变异分析. 徐振华,曲莹,刘海英,朱立楠,张忠臣,金正勋. 2016

[9]寒地玉米新品种龙单8号高产栽培技术. 徐伟钧,谭国强,李兰甫. 1991

[10]R5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宋柏权,赵黎明,林思宇,冯乃杰,杨骥,李建英,郑殿峰. 2012

[11]高粱籽粒单宁遗传规律研究.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7

[12]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2品质特性的研究. 王广金,兰静,孙岩,刁艳玲,黄景华,孙光祖. 2004

[13]高粱籽粒单宁积累规律.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7

[14]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毛彦芝,蒋洪蔚,刘春燕,辛大伟,车京玉,胡国华,陈庆山. 2014

[15]大豆四粒荚数QTL分析及位点交互群体验证. 李灿东,蒋洪蔚,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赵海红,王囡囡,陈庆山. 2020

[16]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进展. 王雪,谢立波,张慧. 2019

[17]大豆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李伟,潘校成,于洪潇,齐慧冬,毛新瑞. 2016

[18]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 于春淼,张勇,王好让,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王磊,胡凯凤,谷勇哲,邱丽娟. 2022

[19]李果实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及QTL初步定位. 孙莉莉,彭丽娜,牟蕴慧,叶万军. 2023

[20]大豆分枝数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qBN-18位点精细定位. 吴海涛,张勇,苏伯鸿,Lamlom F Sobhi,邱丽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