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氟虫腈对水稻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慧芳 1 ; 方继朝 1 ; 束兆林 2 ; 夏华兴 3 ; 王林贵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江苏镇江丘陵地区农科所

3.江苏省高淳县植保站

关键词: 氟虫腈;水稻害虫;天敌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1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259-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明确了氟虫腈(商品名为锐劲特Regent)对三化螟的内吸杀虫活性、杀卵活性、持效期和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以及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评价了其对天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氟虫腈由水稻根和茎叶内吸传导对三化螟的杀虫活性高,根和茎叶的内吸对初孵蚁螟的LC_(50)值分别为29.12和13.07mg/L;(2)持效期长,50mg/L氟虫腈药后10d和15d对接三化螟初孵蚁螟的防效仍达92.1%和87.2%,而甲胺磷1000mg/L药后3d的防效即降为0;(3)对三化螟的杀卵效果较差,100mg/L的杀卵效果仅为30.3%,极显著低于500mg/L三唑磷的杀卵效果(95.26%);(4)对褐飞虱的综合活性高,对3龄若虫的LC_(50)值为10.52mg/L;(5)在江苏高淳、丹阳等地的田间试验表明,5%氟虫腈悬浮剂0.3、0.45、0.75L/hm~2分别有效控制白背飞虱、三化螟枯心、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白穗和褐飞虱;(6)氟虫腈对以狼蛛为代表的稻田蜘蛛杀伤力大,但对螟卵内赤眼蜂幼期较安全。

  • 相关文献

[1]包虫清对水稻前期害虫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 束兆林,缪康,吉沐祥,费子华,陈源,方继朝,郭慧芳. 2005

[2]二化螟36 d标准化饲养技术与管理体系. 罗智心,姚静,张茹,王利华,罗光华,方继朝. 2021

[3]肥水管理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及产量的影响. 胡建章,陆秋华,杨金生,杨丽萍,高念英. 1986

[4]水稻害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有志,方继朝. 2024

[5]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6]基于WebGIS的水稻害虫自动预警系统. 张谷丰,易红娟,朱先敏,朱凤,张志春. 2014

[7]三唑磷毒杀水稻主要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技术. 方继朝,郭慧芳,王林贵,何桂忠,沈维冰,刘成社. 2000

[8]褐飞属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 2001

[9]蜜源植物波斯菊花带对水稻害虫的防控效应. 郭智,徐广春,刘红江,岳骞,朱普平,盛婧. 2025

[10]若干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的比较研究. 穆兰芳,周海英,陆长缨,周君,朱福官,丁海红,曹卫菊. 2009

[11]43.5%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胡存中,聂正华. 2017

[1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 龚勇,朴秀英,孙丰收,崔凯,廖先骏,李富根. 2018

[13]单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测定水体中氟虫腈. 余向阳,颜春荣,刘贤进. 2004

[14]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颜春荣,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王冬兰,廖海丰,韩召军. 2003

[15]氟虫腈半抗原设计及抗体制备. 董健,刘贤进,韩召军. 2001

[16]丁烯氟虫腈对水稻和蔬菜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 许小龙,顾中言,陈明亮,刘维新,韩丽娟. 2007

[17]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徐鹿,赵钧,赵春青,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张亚楠,张月亮,韩召军,顾中言. 2018

[18]稻米中毒死蜱和氟虫腈的残留规律及其暴露风险. 张存政,张心明,田子华,何丹军,刘贤金. 2010

[19]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在研究氟虫腈降解中的应用. 颜春荣,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王冬兰,李进. 2005

[20]氟虫腈的应用和风险研究进展. 徐广春,顾中言,杨玉清,徐德进,许小龙,石伟山.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