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6006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春红 1 ; 李九云 2 ; 陈霞 3 ; 秦君 1 ; 孙世刚 1 ; 郭秀林 1 ; 郑彦平 2 ; 李广敏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作物抗逆中心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杂交种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4 年 12 卷 04 期

页码: 45-46+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以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中S组的S、M、R、21A及C组的Rb、Es等多种细胞质为背景,采用回交转育的方式,完成了6006雄性不育自交系的选育,不育性稳定,符合目标要求,可投入杂交种子的生产应用。

  • 相关文献

[1]3个自选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九云,郑积德,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陈霞,李广敏. 2005

[2]冀玉8号雄性不育化的选育和利用. 马春红,郑积德,陈霞,孙世刚,张文英,郑彦平,李广敏. 2005

[3]90-2菌株对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浸染专化性的研究. 石洁,刘玉瑛,王连生,苏海. 1998

[4]自交系冀161对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CMS)的不育性及恢复性研究. 马春红,赵璞,及增发,彭巧慧,李良英,甄占萍,贾银锁. 2014

[5]夏谷核型高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 王天宇. 1991

[6]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7]6048多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翟彩霞,刘子会,李运朝,郑彦平,李广敏. 2006

[8]玉米“三效利用”研究进展. 张动敏,宋炜,张文英,王金萍. 2011

[9]早熟 耐密 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衡玉1182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谷增辉,谢俊良,卜俊周,彭海成,陈淑萍,魏建伟,岳海旺. 2018

[10]玉米新品种冀玉12号的选育研究. 陈玲. 2008

[11]高产广适玉米杂交种中地175的选育. 岳海旺,卜俊周,陈淑萍,谢俊良,彭海成,宋聪敏. 2015

[12]高产稳产大穗玉米新品种冀玉9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魏剑锋,王宝强,郭瑞,李兴华,宋粮,张动敏,张全国,王江浩,王立伟,李荣改,宋炜. 2022

[13]玉米新品种衡单311的选育. 彭海成,谢俊良,李建兵,卜俊周. 2007

[14]玉米新品种衡单168的选育. 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李建兵. 2007

[15]玉米杂交种衡单6272的选育. 岳海旺,卜俊周,谢俊良,彭海成. 2011

[16]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六种玉米病害的抗性鉴定. 张成和,刘爱国,罗畔池,张晓青. 1993

[17]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秋963的选育及应用. 李爱国,李和平,张文英,刘清朗. 2008

[18]玉米新品种衡单456的选育. 卜俊周,谢俊良,彭海成,李建兵. 2007

[19]衡单10号玉米新品种选育. 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李建兵. 2006

[20]咪唑乙烟酸对小麦品种衡观35挑旗期杀雄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付庆云,张香菊,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