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纯度影响因素及控制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剑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油菜;制种纯度;影响因素;控制途径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23-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制种基地环境、父本花粉量与异源花粉量的比例、制种田的可育株拔除程度、人为混杂与芽率控制等都是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选择条件好的制种区,完善制种基地建设;调节父本花期,扶壮父本加大花粉量,提高父本花粉量与异源花粉量的比例。加强组织管理,及时彻底拔除制种田中的可育株;规范收割程序、及时收晒、严格收种取样等。预防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和降低种子不育株率。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两个新型雄性不育系RM5637 A和ZCL801 A的制种探索. 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曾章丽. 2007

[2]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生理特性研究.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李德珍,王少铭. 2013

[3]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4]杂交油菜益油1号直播密度试验. 王燕玲,张莹,罗绮霞,钟永先,张瑞茂. 2013

[5]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6]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秦信容. 2000

[7]黔油10号制种高产栽培模式分析. 何采平,王尔明,黄泽素,魏忠芬. 2000

[8]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油6号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陈长艳,赵继献,程国平,任廷波,李子强,陈俊锟. 2011

[9]杂交油菜德新油2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 侯剑,侯燕,何惠平. 2013

[10]不同磷钾肥及施用量对杂交油菜油研11号产量的影响. 李风华,徐小平,侯燕,邵明波. 2010

[11]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程国平,余顺波,赵继献,王晓芳. 2017

[12]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程尚明,张瑞茂,赵继献,王华,陈大伦. 2000

[13]油菜单产250kg/667m~2冬前调控技术的研究. 侯国佐. 2000

[14]杂交油菜三北98双株移栽试验效果分析. 程国平,刘宣强. 2016

[15]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侯剑,何惠平,周琦,徐春. 2015

[16]早熟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的选育. 黄泽素,代文东,唐容,李德珍,王少铭,张超. 2017

[17]杂交油菜臻油89恢复系9377R特征特性及原种繁殖技术. 杨正娟,程国平,赵继献,田世刚,安兴智. 2016

[18]“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九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张瑞茂. 2009

[19]杂交油菜黔油30号制种技术研究 Ⅱ.母本种植密度和N肥用量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吴仲武,黄泽素,代文东,田景茂,唐容,李德珍. 2012

[20]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