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基因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金保 1 ; 杨丹 1 ; 周淼平 1 ; 马鸿翔 1 ; 杨学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双列杂交;基因效应;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477-4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选择效率,以7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及按7×7双列杂交设计的21个F1杂交组合在2个地点的试验资料,研究了小麦2个产量构成因素—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基因效应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显性效应的作用远大于其加性效应,显性程度为超显性。增效基因为显性,减效基因为隐性。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在2个试点的平均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4.00%和63.17%。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正向的平均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并在基因型、地点及基因型与地点互作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双列杂交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2]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3]大豆杂种产量相关的位点及等位变异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王金社,管荣展,盖钧镒. 2011

[4]小麦籽粒硬度的遗传分析. 姚金保,周淼平,马鸿翔,张鹏,张平平,杨学明. 2018

[5]小麦溶剂保持力的遗传分析. 张平平,姚金保,马鸿翔. 2010

[6]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7]‘镇麦11号'主要生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5

[8]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2016

[9]小麦品种宁麦16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张鹏,周淼平,张平平. 2013

[10]宁麦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0

[11]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张瑜,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9

[12]宁麦20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陆维忠,马鸿翔,周淼平,张旭,任丽娟. 2013

[13]宁麦18的产量表现及产量结构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杨丹. 2015

[14]小麦株高及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15]籼型水稻新半矮秆基因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陈庭木,王多明,吕孝财,方兆伟,樊继伟,潘启民,徐大勇. 2010

[16]蚕豆6*6双列杂交子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赵娜,缪亚梅,薛冬,葛红,陈满峰,顾春燕,汪凯华,王学军. 2020

[17]番茄果实耐贮性遗传效应的研究. 陆春贵,徐鹤林,赵有为. 1994

[18]特优559产量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孙明法,姚立生,高恒广,顾来顺,何顺椹,严国红,唐红生. 1998

[19]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7

[20]苏棉10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刘水东,徐纪嘉,何林池.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