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伏 1 ; 崔夏华 1 ; 丁轲 2 ; 张亚坤 1 ; 王永县 1 ; 潘孝青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2.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漫反射;种鸡蛋;预处理方法;判别位置;性别鉴定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434-439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于猪瘟影响,鸡蛋作为动物性蛋白的需求大幅增加,蛋鸡养殖行业也在逐步发展与壮大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在幼雏阶段甚至胚胎发育阶段能够简单、准确与方便地判断出雌雄,对蛋鸡养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选用96个壳色相近、表面无裂纹的新鲜种鸡蛋,以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为研究对象,探讨数据采集位置、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种蛋胚胎性别鉴定定性模型的影响.在样本表面钝端、锐端和赤道共三个不同位置分别采集漫反射光谱强度,经校正后选择(440.27~874.6)nm作为有效光谱波段进行分析,并按照2: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分析了采用归一化(Normalize),二阶导数(2nd Deriva-tive),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去趋势法(Detrend),光谱转换法(Spectroscopic)共六种方法预处理后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和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的预测集准确率,与原始数据(Raw)的预测集准确率进行对比,得出准确率差异.通过对入孵后216,240,264,288和312 h不同位置所采光谱数据,与种蛋性别信息综合分析,发现胚胎发育288 h时的预处理效果最好,有效提高了35个模型的准确率;264 h时的预处理效果在分析时间内最差,其处理降低了19个模型的判别准确率;312 h的预处理降低了12个模型的判别准确率;Detrend和Spectroscopic两种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判别效果,其中经Spectroscopic处理后的模型可能无法进行预测;SNV和MSC对模型具有相同作用效果,Normalize对模型的作用效果不能确定,经2nd Derivative处理后准确率不确定,有时与原始数据建模效果一致.综合实验结果发现,对种鸡蛋胚胎发育288 h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可有效提高模型的判别准确率,其中对种蛋钝端处数据进行Detrend去趋势预处理并利用LDA模型分析较好.研究结果为建立种鸡蛋基于可见/近红外的性别信息早期、快速检测模型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兔精液冷冻保存研究
作者:邵乐;秦枫;朱慈根;张霞;潘孝青;李健;翟频;杨杰
关键词:兔;精液冷冻保存技术;抗冻保护剂;抗氧化剂
-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苏氨酸、丙谷二肽对断奶仔兔生长性能、器官发育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秦枫;邵乐;李健;潘孝青;杨杰;翟频;张霞;李晟;孙以团
关键词:谷氨酰胺;苏氨酸;丙谷二肽;仔兔;抗氧化能力
-
精准饲喂对蛋鸡产蛋期体质量均匀度、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健;张霞;秦枫;邵乐;翟频;潘孝青;杨杰
关键词:蛋鸡;精准饲喂;投喂均匀度;体质量均匀度;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
-
饲料农残检测技术创新与应用
作者:潘孝青;杨宁;张晓东;葛道晗;张伏;肖晖;徐杨
关键词:
-
低氮、低磷日粮对育肥前期猪生长性能、料肉比及背膘厚度的影响
作者:吴向芳;潘孝青;赵艳红;邵乐;张霞;师蔚群;马荣坤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猪;生长性能;料肉比;背膘厚度
-
啤酒糟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徐杨;潘孝青;郭月玲;赵强;闻爱友;邵涛
关键词:啤酒糟;发酵饲料;发酵类型
-
发酵床饲养方式对猪情绪因子及抗抑郁因子P1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秦枫;潘孝青;邵乐;翟频;杨杰;张霞;李健;顾洪如
关键词:发酵床饲养模式;苏钟猪;情绪物质;P11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