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自交系N7923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俊强 1 ; 孙善文 1 ; 韩业辉 1 ; 于运凯 1 ; 许健 1 ; 周超 1 ; 孙培元 1 ; 刘海燕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杂交种;密度;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129-131

摘要: 鉴于自交系铁7922存在的株高和穂位较高、后期脱水慢等缺点,利用玉米自交系9023优良性状对其进行改良,筛选出新种质资源N7923.而后,利用N7923作为亲本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嫩单19及嫩单29,结合不同密度试验,确定两个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以促进发挥品种最大增产潜能.结果表明: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嫩单19、嫩单29具有抗倒、脱水快、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适合有效积温2 650~2 750℃区域种植.同时通过密度试验,确定了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增产潜力,玉米新品种嫩单19最佳种植密度75 000株·hm-2,嫩单29最佳种植密度67 500株·hm-2.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N8924的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马宝新. 2019

[2]合选18的选育与利用.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 2016

[3]玉米光敏感性状的研究. 史桂荣,曹靖生,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 2005

[4]玉米自交系合选19的选育与利用.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王长溪. 2016

[5]高赖氨酸玉米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窦云河,张建国,赵伟,李树军,宋立微. 2002

[6]合玉杂交种及自交系合344在生产上的应用. 牛忠林. 2002

[7]玉米自交系合选08的选育与利用.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姚亮亮,李如来. 2017

[8]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08

[9]黑龙江省玉米种质基础的评述. 李春霞,宋锡章,苏俊,龚士琛. 1998

[10]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基础浅析. 李国良. 2000

[11]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选育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研究. 闫淑琴,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张长胜,李旭媛. 2006

[12]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10

[13]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60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韩德贤,盖志佳,刘婧琦,赵桂范,王庆胜,郑海燕,张敬涛. 2014

[14]马铃薯原种的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 李勇,吕典秋,高云飞,邱彩玲,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 2009

[15]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表型性状的变化趋势. 尹振功. 2013

[16]玉米自交系绥系608的选育与利用.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李云龙. 2019

[17]不同玉米自交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姚玉波,于莹,赵东升,郭永利,周菲,张树权. 2020

[18]玉米自交系南繁生育期变化分析. 刘萧痕. 2005

[19]同一群体的12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石运强,孙艳杰,景玉良,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2019

[20]3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于莹,张树权,郭永利,姚玉波,周菲,赵东升,刘继忠,李文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