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丹 1 ; 陈和明 2 ; 吕复兵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外植体;诱导;褐化防治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19-24

摘要: 蝴蝶兰市场前景广阔,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苗是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的唯一手段,综述了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旨在为蝴蝶兰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以花梗第2节或第3节为外植体,用0.1%氯化汞消毒8~15 min比次氯酸钠效果好;以1/2MS或花宝一号为基本培养基,使用6-BA或6-BA和NAA相搭配可诱导出丛生芽;以MS或花宝一号为基本培养基,6-BA或TDZ并配合NAA适宜的浓度,对丛生芽增殖效果明显;以低浓度的NAA或IBA,并配以椰子汁或香蕉汁、土豆汁等有机物对壮苗生根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活性炭能显著抑制褐化且对褐化的影响最大,转接周期对褐化的影响次之。

  • 相关文献

[1]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艳,李少雄,周桂元,洪彦斌,林坤耀,梁炫强. 2006

[2]菠萝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易干军,万勇,胡标林,谢建坤. 2010

[3]FRANS HALS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武海峰,吕远达,郑海霞,赵明晶,王家庆. 2019

[4]非洲菊种苗工厂化快速繁殖关键技术研究. 廖飞雄,邹春萍,黄群慧,吕复兵,李卫华,王碧青. 2005

[5]不同光质的LED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任桂萍,王小菁,朱根发. 2016

[6]澳洲鸽子石斛兰花梗芽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陈和明,江南,吕复兵,肖文芳,李佐,朱根发. 2020

[7]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苏海,钟明,谢梅新,蔡时可. 2003

[8]大蕉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钟明,蔡时可,苏海,谢辉. 2003

[9]正交试验法在荔枝体胚诱导过程中的应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易干军,张秋明. 2006

[10]花生种子不同部位诱导愈伤和丛生芽的条件初探. 温世杰,郑燕华,刘海燕,罗虹. 2011

[11]两种抗生素对阿拉巴马花烛植株再生的影响. 于波,刘金梅,刘晓荣,廖飞雄,朱根发. 2014

[12]姜荷花'红色印象'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谭健俊,叶远俊,刘金梅,朱根发,许伟兵,崔晓东,徐晔春. 2023

[13]蝴蝶兰19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分析. 陈和明,关龙辉,朱根发,吕复兵. 2013

[14]蝴蝶兰新品种如玉的优良观赏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 2021

[15]基于HS-SPME-GC-MS的4种不同蝴蝶兰种质资源花朵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吕复兵. 2021

[16]蝴蝶兰新品种'如玉'. 吕复兵,陈和明,李佐,肖文芳,尤毅. 2021

[17]蝴蝶兰新品种'迷你象'. 陈和明,王真,吕复兵,肖文芳,李佐,尤毅. 2021

[18]蝴蝶兰新品种'小桃'. 吕复兵,陈和明,李佐,肖文芳. 2020

[19]蝴蝶兰新品种‘红霞’. 朱根发,王碧青,蒋明殿,吕复兵,钟荣辉. 2008

[20]蝴蝶兰抽梗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贺雅萍,肖文芳,陈和明,吕复兵,妟石娟,艾叶,李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