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性状对玉米种质优势类群划分结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桂荣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1 年 9 卷 02 期

页码: 38-40

摘要: 利用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按Griffing 4模式进行双列杂交。以单株粒重和 6个性状的总配合力值为依据 ,对 2 0个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性状对聚类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性状综合评价. 刘海燕. 2009

[2]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表型性状的变化趋势. 尹振功. 2013

[3]玉米自交系绥系608的选育与利用.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李云龙. 2019

[4]不同玉米自交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姚玉波,于莹,赵东升,郭永利,周菲,张树权. 2020

[5]玉米自交系南繁生育期变化分析. 刘萧痕. 2005

[6]玉米自交系N8924的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马宝新. 2019

[7]同一群体的12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石运强,孙艳杰,景玉良,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2019

[8]3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于莹,张树权,郭永利,姚玉波,周菲,赵东升,刘继忠,李文华. 2018

[9]玉米自交系N7923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刘海燕. 2020

[10]89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邓杰,孙丽芳,王霞,于洋,姚明明,徐荣琼,高树仁. 2020

[11]合选18的选育与利用.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 2016

[12]利用SSR标记研究东北北部常用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张建国,郭晓明,李树军,殷跃. 2013

[13]玉米光敏感性状的研究. 史桂荣,曹靖生,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 2005

[14]玉米自交系嫩系5O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刘海燕. 2013

[15]玉米自交系嫩系50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刘海燕. 2013

[16]玉米自交系灌浆期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状的相关分析.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 2014

[17]极早熟玉米自交系边自465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李金良. 2014

[18]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寒性的鉴定与评价. 马延华,王庆祥,孙德全,李绥艳,林红,番丽艳,陈绍江. 2013

[19]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闫淑琴,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贲利. 2007

[20]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的选育与利用. 潘丽艳,林红,郭海鳌,郭昕,王玉杰,王远路.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