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庆市大龙湖与阿木塔湖大银鱼种群资源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鲁万桥 1 ; 李喆 1 ; 陈昕 1 ; 郑义 1 ; 尹增强 1 ; 唐富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银鱼;大龙湖;阿木塔湖;体长频率;种群动态;差异性分析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3413-3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受到水环境、种内分化、种间竞争及商业捕捞等多种因素干扰,大银鱼种群资源发生变动.为了解大庆市2个重要的大银鱼生产基地(大龙湖与阿木塔湖)大银鱼种群生长性能及资源利用现状,于2018年4-12月采集大银鱼样本1513尾,进行基础生物学特征测量与记录,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Beverton-Holt模型、Pauly经验公式及基于体长的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等估算了种群生长、死亡及开发利用等参数指标.结果表明:大龙湖(n=660)与阿木塔湖(n=853)大银鱼种群渐进体长分别为183.75与169.10 mm;生长性能指数均为4.85;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t=29.29*(1-e-2.1(t+0.07))3.2977与Wt=28.72*(1-e-2.5(t+0.07))3.4168;拐点年龄分别为0.49与0.43年;肥满度分别为5.30*10-4±1.38*10-4与4.00*10-4±1.61*10-4;开发率分别为0.60与0.61;相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分别为0.069与0.075.现阶段大庆市大龙湖与阿木塔湖大银鱼种群资源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特征相关参数,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龙湖与阿木塔湖大银鱼密度差异导致了食性转变期过后二者生存条件差异明显.

  • 相关文献

[1]基于体长频率数据的西江封开段赤眼鳟可捕规格与资源保护研究. 朱书礼,李跃飞,武智,李捷,夏雨果,杨计平,李新辉. 2020

[2]鱼类最佳体长频率分析组距研究. 陈国宝,李永振,陈丕茂,舒黎明. 2008

[3]鱼类年龄鉴定研究概况. 张学健,程家骅. 2009

[4]兴凯湖大银鱼生活史及种群结构分化特征. 唐富江,谢松光,刘伟,王继隆. 2012

[5]大银鱼生物学与渔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唐富江,高文燕,李慧琴,刘伟. 2020

[6]冻融期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 李喆,孟玲欣,唐富江. 2020

[7]兴凯湖大银鱼个体繁殖力研究. 李培伦,王继隆,鲁万桥,刘伟,唐富江. 2020

[8]用Cyt b基因分析松嫩平原区湖泊水库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 鲁翠云,陈昕,那荣滨,郑先虎,李喆,唐富江. 2020

[9]小兴凯湖大银鱼种群资源现状与合理利用. 鲁万桥,王继隆,李培伦,尹增强,唐富江. 2020

[10]运用正交设计法检验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的联合毒性. 尤洋,胡庚东,何文辉. 1999

[11]用PAPD方法分析太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亲缘关系. 夏德全,曹萤,吴婷婷,杨弘. 2000

[12]太湖中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夏德全,曹萤,吴婷婷,杨弘. 1999

[13]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状况. 李喆,唐富江,刘欣,陈昕,王永康,李旭阳. 2024

[14]太湖和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体内元素的积累特征及产地判别. 杨健,徐勋,刘洪波. 2009

[15]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周彦锋,徐东坡,方弟安,尤洋. 2016

[16]太湖大银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王玉芬,蒋全文. 1992

[17]运用正交设计法检验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的联合毒性. 尤琦,尤洋,胡庚东. 2000

[18]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摄食器官与食性的研究. 何文辉,赫广春,尤洋,胡庚东,王博. 2001

[19]3个地理群体大银鱼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周彦锋,徐东坡,单俊峰,尤洋. 2011

[20]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口器结构研究. 尤洋,胡庚东,王博.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