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几个新选育水稻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及食味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锋 1 ; 陈能刚 1 ; 鄢小青 1 ; 陈启刚 2 ; 雷云龙 2 ; 谢应平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贵州省丹寨县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配合力;食味评价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0 年 39 卷 010 期

页码: 42-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了20个杂交组合,采用4×5 NCII遗传设计,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探讨不同亲本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株高、着粒密度、结实率、单株有效穗、蛋白质含量和小区产量的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差异较大,而结实率、单株有效穗和小区产量的非加性遗传作用较显著,易受环境的影响.不育系基因型在株高、结实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的性状表达方面起主导作用.恢复系基因型在穗长、每穗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的性状表达方面起主导作用.恢复系R 1636和不育系品资5 A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恢复系R 1636组配组合的食味值综合评分最高,不育系品资5 A分别与R 1636、R 1637和R 1638的食味值最高.在不同的组合间,超标优势中"品资5 A/R 100"最高;在不同的恢复系间,与R 1637组配的组合平均优势值最高,其次是R 1636和R 100.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与多个农艺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各组合间是通过着粒密度、穗长和每穗粒数对产量起作用.

  • 相关文献

[1]贵阳鲜食甘薯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杨航,李晓慧,李云. 2018

[2]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2014

[3]水稻特异株型恢复系R456的特征特性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孙灿慧,杨正敏,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4

[4]适用于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及品种数较多试验的田间试验设计——组平衡区组试验设计. 郑常祥,潘敏娜. 2003

[5]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6]从不同源杂交种选育玉米二环系的配合力研究. 潘敏娜,郑常祥. 2017

[7]耐冷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伍祥,周乐良,陈文强,石帮志. 2006

[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9]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10]8个热带玉米改良群体与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配合力. 王春梅,任洪,赵晓燕,沈建华,王竹,曹绍书. 2015

[11]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黔209A配合力分析. 龙江辉,向关伦,甘雨,郭慧,王际凤,杨占烈,郝留根. 2017

[12]水稻三系不育系G98 A组合测配及配合力分析. 陈文强,石帮志,周乐良,伍祥. 2008

[13]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14]水稻三系不育系香209A的配合力分析. 杨占烈,姜萍,余德涛. 2011

[15]玉米Suwan选系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 2008

[16]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李娟,陈泽辉,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王达强,赵丽,胡兴. 2014

[17]密度对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李娟,赵丽,胡兴,兰琴英. 2013

[18]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2011

[19]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玉米Tuxpeno种质遗传潜势的研究.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胡兴,陈建军,刘鹏飞. 2016

[20]玉米Suwan-Lancaster和Tuxpeno-Reid改良系的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郭向阳,邬成,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陈建军,刘鹏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