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风信子鹿角珊瑚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鸿梅 1 ; 王云祥 2 ; 秦传新 2 ; 段丁毓 2 ; 朱文涛 2 ; 陈丕茂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农业科学渔业资源环境大鹏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风信子鹿角珊瑚;环境因子;珊瑚白化;大亚湾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536-5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由于经济生产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等原因,大亚湾珊瑚礁资源退化严重.为了保护珊瑚资源,以大亚湾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小生境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风信子鹿角珊瑚在不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H、光强)变化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影响风信子鹿角珊瑚状态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pH、盐度,次要影响因素为光强,当温度为25℃、pH为8.3、盐度为33、光强为6 000 lx时,珊瑚生存状态最佳;29℃以上是珊瑚的致死温度,pH在6.3以下或8.3以上会导致珊瑚白化死亡;当盐度在37以上时珊瑚发生白化死亡,当盐度在29以下时珊瑚触手不再伸出摆动,并伴有粘液分泌覆盖其表面;光照的强弱在5 d内对珊瑚生理状况无显著影响,光强为6 000 lx时正交试验方差最大.研究结果确定了风信子鹿角珊瑚的最适环境因子,可为将来室内培育珊瑚以及野外珊瑚移植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大亚湾鱼卵、仔稚鱼种群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王九江,刘永,肖雅元,王腾,李纯厚. 2019

[2]大亚湾杨梅坑海域投礁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廖秀丽,陈丕茂,马胜伟,陈海刚. 2013

[3]大亚湾夏、冬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 粟丽,黄梓荣,罗艳. 2019

[4]大亚湾鱼类群落格局分析. 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张衡,孙典荣. 2015

[5]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 代血娇,张俊,陈作志. 2021

[6]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7]大亚湾水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WANG Cong,林军,CHEN Pimao,章守宇. 2008

[8]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9]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10]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11]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李嘉雯,江涛,吴锋,江天久. 2014

[12]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13]基于L-THIA模型与3S技术的大亚湾陆域非点源总氮污染研究. 蒋婧媛,徐姗楠,黄洪辉,刘华雪. 2019

[14]大亚湾鱼类资源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郭建忠,陈作志,许友伟,徐姗楠,李纯厚. 2018

[15]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杨美兰,林燕棠,贾晓平,全桂英. 2002

[16]大亚湾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含量与分布特征. 孙涛,肖雅元,王腾,刘永,付亚男,李纯厚. 2018

[17]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 郭建忠,陈作志,许友伟,徐姗楠,黄梓荣,李纯厚. 2018

[18]大亚湾湾口游泳生物群落季节异质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 曾雷,陈国宝,李纯厚,于杰. 2019

[19]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9

[20]大亚湾典型珊瑚礁区域冬春季节底栖生物分布研究. 朱文涛,秦传新,段丁毓,马欢,马鸿梅,席世改,左涛,潘莞倪,黎小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