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秀锦 1 ; 张波 2 ; 单秀娟 2 ; 杨涛 2 ; 金显仕 2 ; 任一平 3 ;
作者机构: 1.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银鲳;碳氮稳定同位素;摄食习性;营养级;生态位宽幅;渤海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904-9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7年9-11月在渤海进行的3次定点底拖网调查采集的216个样品[包括120个银鲳(Pampus argenteus)样品, 51个饵料生物样品和45个比较研究鱼类样品],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对银鲳各饵料种类的贡献比率进行了计算,探讨其摄食习性、营养级、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随叉长变化的特征.同时也通过对比研究验证了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银鲳摄食生态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渤海银鲳的δ13C值范围为-19.50‰~-14.85‰,平均值为-17.18‰,与叉长相关性不显著(r=-0.03,P=0.71);δ15N值范围为11.55‰~14.77‰,平均值为13.30‰,与叉长相关性极显著,但相关强度是弱相关(r=0.26,P<0.01).(2)基于R语言的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计算各饵料贡献率,表明渤海银鲳为杂食性,其主要饵料为底层虾类,其贡献率为11.52%~57.49%,平均贡献率为35.03%;其次是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其贡献率为13.52%~42.82%,平均贡献率为27.87%.其他饵料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其贡献率范围分别为6.41%~42.57%、0~21.33%和0~16.21%;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29%、8.08%和5.77%.(3)随叉长增加,银鲳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变化.生态位宽幅计算结果表明,渤海银鲳的营养生态位宽度随叉长增大存在先升高后下降的特征, 90~109 mm叉长组的生态位宽幅达到最大;但各叉长组营养生态位相似,生态位存在较多的重叠.(4)渤海银鲳的营养级范围为2.84~3.79,平均营养级为3.35;营养级随着叉长增大有升高的趋势.(5)MDS图分析得出银鲳与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的δ13C和δ15N值相似性最高.本研究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银鲳的营养级和摄食习性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构建渤海全程食物网,进而研究其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关文献
[1]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胶州湾普氏栉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隋昊志,韩东燕,薛莹,麻秋云,徐宾铎,任一平. 2017
[2]长江靖江段近岸小型渔业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俞雅文,徐东坡,王媛,徐跑. 2017
[3]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口虾蛄食性分析. 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谷阳光,王亮根,李亚芳. 2016
[4]南海中西部渔场主要渔业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黄佳兴,龚玉艳,徐姗楠,王欢欢,张魁,张俊,陈作志. 2019
[5]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东海银鲳食性. 彭士明,施兆鸿,尹飞,孙鹏,王建钢. 2011
[6]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 张波. 2018
[7]渤、黄海硬骨鱼类鱼卵及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学特征. 万瑞景,姜言伟. 2000
[8]美洲黑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的研究. 张廷廷,陈超,邵彦翔,李炎璐,陈建国,孙涛. 2015
[9]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MO Bao-lin,莫宝霖,QIN Chuan-xin,秦传新,CHEN Pi-mao,陈丕茂,YUAN Hua-rong,袁华荣,FENG Xue,黎小国,TONG Fei. 2017
[10]象山港黄姑鱼的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 林楠,姜亚洲,袁兴伟,郭靖,凌建忠,杨林林,李圣法. 2013
[11]象山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摄食习性. 林楠,王宇坛,陈渊戈,姜亚洲,袁兴伟,李圣法,凌建忠. 2017
[12]长江口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王建锋,赵峰,宋超,杨刚,侯俊利,庄平. 2016
[13]南海鸢乌贼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龚玉艳,詹凤娉,杨玉滔,张鹏,孔啸兰,江艳娥,陈作志. 2016
[14]北部湾多齿蛇鲻摄食习性及随生长发育的变化. 颜云榕,王田田,侯刚,卢伙胜,金显仕. 2010
[15]小黄鱼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昊,程起群. 2010
[16]长江口两种重要石首鱼类的摄食习性. 张波,金显仕,戴芳群. 2008
[17]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杨雨燕,应一平,赵宪勇,王新良,张俊,陈作志,汤勇. 2017
[18]大亚湾黑棘鲷的摄食习性. 郭家彤,王腾,陈得仿,刘永,全秋梅,王九江,李纯厚. 2021
[19]东海带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林龙山,严利平,凌建忠,刘勇,周荣康. 2005
[20]官井洋大黄鱼夏季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 徐佳奕,陈佳杰,田丰歌,徐兆礼.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卫卫;徐文腾;刘洋;陈亚东;杨涛;席晓晴;刘志鸿;徐东;秦搏;陈松林
关键词: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遗传性别鉴定;基因组重测序
-
基于体长模型和集成模型的山东近海黄鲫资源评估
作者:韩青鹏;吴强;单秀娟;金显仕;苏程程
关键词:黄鲫;资源评估;体长模型;集成模型;山东近海
-
长岛毗邻水域硬骨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
作者:张雨轩;单秀娟;卞晓东;韦超;张婉茹;崔培东
关键词:硬骨鱼类;长岛毗邻水域;鱼类早期资源;种群补充;群落功能多样性
-
稳定同位素模型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水生食物网;食物来源;贝叶斯混合模型
-
深水网箱养殖水性给料投饲机设计与研究
作者:张世中;张天时;刘国涛;祝明韦;杨涛;赵磊
关键词:投饲机;深远海养殖;深水网箱;沉浮式网箱;吸料效率;输送深度
-
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作者:崔培东;卞晓东;张雨轩;单秀娟;金显仕;赵永松;王惠宾
关键词: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典范对应分析(CCA);黄海北部
-
长岛毗邻海域底层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种
作者:苏程程;张琦;赵永松;李凡;韦超;单秀娟
关键词:群落结构;关键种;多样性;长岛毗邻海域;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