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元农 1 ; 何言章 1 ; 王清华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室
关键词: 间套作;小麦;玉米;大豆;旱地;贵州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1992 年 04 期
页码: 27-34
摘要: 利用小麦予留行种植的5种主要冬副作物以空间、时间、营养三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麦、玉、豆,而对全年间套复种系统的综合效益发生多通道影响。全年效益最好的为冬间叶菜类和胡豆。根据各冬副作物对予留行利用的利弊,提出了以土壤肥力、气候特点为前提的予留行利用的因地制宜原则。
- 相关文献
[1]麦玉豆全年复种方式与供N水平及分配重心的平衡关系. 何元农,黄建斌,王清华,何言章. 1993
[2]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3]毕节地区马铃薯不同间套作的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王文秀,成马丽,聂宗顺,蒋燕,肖丽,王惠,何庆才. 2003
[4]贵州大豆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 杨春杰,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谭春燕,龚丽娜. 2015
[5]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态性. 杨春杰,陈佳琴,黄建斌,朱星陶,谭春燕,龚丽娜. 2015
[6]贵州省大豆区试品系丰产稳定性分析.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黄建斌,谭春燕. 2011
[7]贵阳生态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归属研究. 杨春杰,陈佳琴,王璐璐,朱星陶,谭春燕,龚丽娜. 2016
[8]贵州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 谭春燕,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龚丽娜. 2014
[9]贵州大豆生产、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 於丙军. 2005
[10]AMMI模型在贵州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谭春燕,李振动,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娄利娇,徐熙. 2019
[11]贵州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徐熙,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谭春燕,娄丽娇,龚锡震. 2020
[12]贵州百香果套种大豆栽培模式. 曾帆,沈佳琪,颜培玲,陈楠,马玉华. 2023
[13]小麦籽粒产量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孙智开,王石惠,钟太秀. 1988
[14]贵州小麦地方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陈天青,王伟,何昀昆,何庆才. 2009
[15]贵州铜仁地区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朱青,尹迪信. 2007
[16]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王学丽,何庆才. 2016
[17]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陈正刚,朱青,王文华,何应国. 2006
[18]贵州省小麦育成品种(系)性状分析及发展方向初探. 徐燕,佘安容. 2001
[19]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陈泽辉. 2005
[20]黔南与黔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质调查分析. 徐燕,任洪,王竹,赵晓燕.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
作者:江维克;周涛;何平;李玲;何元农;娄仁宇
关键词:艾纳香;资源调查;利用现状
-
艾纳香残渣培养平菇技术
作者:丁映;何元农;关克忠;邹纯礼
关键词:艾纳香残渣;平菇;培养
-
艾纳香有性世代的调查研究
作者:何元农;冼福荣;丁映;邹纯礼
关键词:艾纳香;种子实生苗;有性世代
-
艾纳香母桩与幼桩关系人工干涉初试
作者:何元农;柴立;丁映;冼福荣
关键词:艾纳香;栽培;人工干涉
-
艾纳香人工种植的群体密度效应
作者:何元农;丁映;冼福荣;杨林;潘菊花
关键词:艾纳香;栽培;群体密度;产量;有效成分
-
艾纳香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对氮素营养的反应
作者:何元农;柴立;丁映;冼福荣;潘菊花
关键词:艾纳香;中药;栽培;施肥;氮素
-
艾纳香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
作者:曾令祥;袁洁;李德友;何元农;冼福荣;严志坚;潘俊锋
关键词:艾纳香;病虫种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