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EuCHIT1基因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延庆 1 ; 董旋 1 ; 赵德刚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杜仲几丁质酶1基因(EuCHIT1);小麦;条锈菌;抗病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013-10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害,导致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探索利用外源基因提高条锈病抗性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杜仲几丁质酶基因(eucommia ulmoides chitodextrinase gene,EuCHIT1)遗传转化小麦品种"贵紫3",通过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T1代转基因小麦植株,对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麦的几丁质酶活性、保护性酶活性、条锈病抗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几丁质酶活性平均为3 328.63 U/g FW,比野生型高42.21%。接种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小种CYR32后7 d,转基因小麦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平均活性分别为211.91、448.37和81.30U/g FW,野生型植株CAT、SOD和POD分别为159.95、294.38和37.87 U/g FW,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分别高32.48%、49.76%和114.68%;转基因小麦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平均为8.69 nmol/g FW,比野生型低29.23%(12.28 nmol/g FW)。对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麦接菌后,转基因小麦叶片发病时间比野生型推迟了9 d,接菌14 d后对小麦叶片条锈病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表现为高抗,野生型小麦表现为中感。小麦旗叶病变长度统计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旗片病变长度极显著低于野生型。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表明,接菌前转基因小麦中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1)、病程相关蛋白2(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2)和病程相关蛋白5(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5)基因表达量平均为野生型1.14、6.61和3.87倍,接菌后转基因小麦表达量平均为野生型的2.14、3.41和7.55倍。综上所述,转基因小麦提高了对条锈病抗性,可能与保护性酶活性的提高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上调有关。本研究为创制抗条锈病转基因小麦材料提供了基础,同时为进一步研究EuCHIT1基因功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陈文,吴石平,詹刚明,王伟,何庆才. 2016

[2]小麦新抗源贵协3号抗条锈病的遗传特性. 程斌,高旭,贾秋珍,辛智海,张庆勤,张立异. 2017

[3]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成优981的选育. 彭菊,石邦志,周乐良,张上都,伍祥,蒙秀菲,陈文强,钟育海. 2018

[4]辣椒新品种'红辣8号'的选育. 白立伟,朱文超,廖芳芳,苏丹,高刚,胡明文. 2024

[5]不同播期对黔麦18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邵明波,杨康林,何庆才. 2015

[6]早熟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的选育研究. 王伟,何庆才,陈天青. 2008

[7]早熟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的选育研究. 王伟,何庆才,陈天青. 2009

[8]紫花苜蓿——小麦轮作对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马伦兰,马培杰,苏生. 2017

[9]小麦籽粒产量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孙智开,王石惠,钟太秀. 1988

[10]适应贵阳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吴明开,曹国璠. 2009

[11]贵州小麦地方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陈天青,王伟,何昀昆,何庆才. 2009

[12]小麦新品种黔麦15的选育. 何庆才,龙增栋,廖玉梅,王学丽. 2002

[13]小麦分离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Dx5基因的PCR检测. 宋吉轩,张晓科,刘斌,刘作易,朱国胜. 2005

[14]贵州小麦育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天青,隋建枢,张立异,王伟,田世飞,杨康林,何庆才. 2015

[15]不同药剂防除小麦地杂草田间试验初报. 叶照春,陆德清,何永福. 2008

[16]贵州铜仁地区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朱青,尹迪信. 2007

[17]小麦萌发期耐旱性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陈天青,王伟,杨康林,何庆才. 2014

[18]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氯啶菌酯残留. 魏进,张盈,李汶锟,秦立新,段婷婷. 2016

[19]贵州小麦主要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鉴定. 黄芳,李文贞,陈天青,熊仕俊,王伟. 2014

[20]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王学丽,何庆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