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胥宁 1 ; 杨移斌 2 ; 刘永涛 2 ; 董靖 2 ; 杨秋红 2 ; 艾晓辉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混饲;吡喹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药动学参数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73-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1/2α、t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 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 相关文献

[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的cDNA克隆及特征分析. 孙翰昌,丁诗华,方平,张芬,李云,刁晓明. 2009

[2]喹烯酮在草鱼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赵凤,刘永涛,胥宁,杨秋红,吕思阳,艾晓辉. 2014

[3]不同温度下BDE-209对草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毒性效应. 解华晓,钟利桥,吴路银,姚凡,倪朝辉. 2020

[4]不同蛋白能量比饲料对草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高攀,蒋明,文华,赵宇江,吴凡,刘伟. 2009

[5]长江草鱼多态微卫星位点的分离及后备亲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范玉顶,张燕,汪登强,孟彦,徐进,曾令兵. 2010

[6]单剂量口灌阿维菌素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研究. 秦改晓,徐文彦,艾晓辉,唐国盘,崔锦,李向辉,袁科平. 2012

[7]维生素K_3对草鱼生长、体成分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蒋明,王卫民,文华,吴凡,赵智勇,刘安龙,刘伟. 2007

[8]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长江中游草鱼亲本增殖放流的遗传效果评估. 李树华,陈大庆,段辛斌,刘绍平,汪登强. 2014

[9]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 田娟,高攀,蒋明,文华,吴凡,刘伟,杨长庚,喻丽娟. 2016

[10]草鱼NADPH氧化酶2个调节亚基cDNA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张林,周剑光,吴涛. 2018

[11]3月龄草鱼种免疫器官组织学及其免疫后免疫基因的转录差异. 张鹏英,常藕琴,石存斌,吴淑勤. 2016

[12]主养草鱼池塘中氨氧化古菌的多样性和种群分布. 刘承情,代梨梨,宋超峰,彭亮,李晓莉,陶玲,李谷. 2020

[13]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_3对草鱼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蒋明,吴凡,文华,冷向军,刘伟. 2009

[14]吡喹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鲫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姚静,周定刚,艾晓辉,袁科平,徐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