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三种方法监测草地贪夜蛾在海南春玉米上种群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起恺 1 ; 吕宝乾 1 ; 姜玉英 1 ; 卢辉 1 ; 唐继洪 1 ; 邱海燕 1 ; 万鹏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田间调查;高空测报灯;性诱捕器;种群监测;评价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1090-10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评价田间调查、性诱捕器和高空测报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监测效果.[方法]于2022年在海南省儋州市的春季玉米上调查田间幼虫的百株虫量,同时利用性诱捕器和高空测报灯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进行诱集,最后对这3种监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海南春玉米的整个生长期发生数量大,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高峰日虫量达140头,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乳熟期,高峰日虫量达119头.性诱捕器的诱蛾动态也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且基本与田间幼虫动态吻合,高峰日比田间动态滞后4-6d.高空测报灯在苗期、大喇叭口期和完熟期有3个小的高峰但高峰期不明显.回归分析表明性诱捕器的单次诱蛾数与田间单次调查数呈显著正相关(R2=0.49,P<0.001).[结论]田间调查的幼虫种群动态能够最直观反映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发生情况,性诱捕器监测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与田间调查的结果较为吻合,是较为理想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监测方法,而高空测报灯可以监测到空中迁飞种群.3种监测方法应该合理配合使用才能对草地贪夜蛾的地面发生和空中迁飞进行有效监测.本研究可为草地贪夜蛾监测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 相关文献

[1]普通大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日节律调查. 闫凯莉,唐良德,吴建辉. 2017

[2]自然低温下秋石斛田间耐寒性评价. 何嘉琦,陆顺教,黄少华,张东雪,尹俊梅. 2016

[3]24种热带禾本科植物的绿肥价值分析与评价. 赖杭桂,高玲,张如莲,郇恒福,刘国道. 2011

[4]甘薯种质资源在海南的收集与评价. 宋付平,黄洁,刘国道. 2009

[5]作物控效肥效果初步评价. 任仕伟,罗微. 2012

[6]两种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效果评价. 吕延超,秦双,彭正强,吉训聪. 2020

[7]农业科研机构研究团队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为例. 曾霞,魏宏杰,张以山. 2013

[8]芦笋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陈河龙,马振川,杨克军,习金根,高建明,张世清,杨龙,谭施北,郑金龙,易克贤. 2018

[9]白木香品种'热科2号'沉香化学成份的GC-MS分析. 王宇光,王军,杨锦玲,蔡彩虹,盖翠娟,梅文莉,戴好富. 2020

[10]狗牙根种质资源耐铝性评价. 崔蓉菁,刘国道,黄春琼. 2020

[11]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模糊评判. 王文林,曾辉,邹明宏,陆超忠. 2009

[12]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冯美利,张海清,曹红星. 2022

[13]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董经纬,蒋菊生,阚丽艳. 2007

[14]海南岛胶园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吴敏,何鹏,韦家少. 2009

[15]西沙群岛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王清隆,汤欢,王祝年. 2019

[16]5个产区咖啡果皮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 胡荣锁,董文江,宗迎,王海茹,赵建平. 2018

[17]20份柱花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严琳玲,张瑜,白昌军. 2016

[18]20份黄皮种质资源果肉游离氨基酸对风味品质和药用价值的影响及其评价. 罗睿雄,魏玲,王光瑛,喻华平,赵志常,高爱平. 2024

[19]桉树林下禾本科牧草适应性评价研究. 虞道耿,刘国道,白昌军,陈志权. 2008

[20]17份落花生种质资源营养价值评价.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